专栏名称: 伯益说环保
聊聊环保圈的事,说说环保人的事;分享环保趋势,关注环境保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5:双子做全新的自己 摩羯提高适应能力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分手后还能破镜重圆的星座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6:白羊避免冲动消费 射手要保持冷静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  昨天  
鸿洋  ·  关于 2025 副业探索,DeepSee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伯益说环保

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医疗机构等三个行业 《广州市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工作方案(试行)》

伯益说环保  · 公众号  ·  · 2025-01-08 14:37

正文


广州市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 “两证合一”工作方案(试行)

为持续推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在我市试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放管服”改革,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一套材料,统一受理,协同审批,一次办结”。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服务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试行时间和范围

(一)本工作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二)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汽车整车制造 361、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367)、医疗机构等三个行业的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可按照“两证合一”审批流程同步办理环评和排污许可手续。

(三)其他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办理流程

(一)申请流程。

1. 编制 环评 文件 对于试点范围内的项目,在环评阶段按照“两证合一”技术指引(见附件1)的要求,编制“两证合一”申报材料。

2. 提交申请材料。

(1)通过“全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平台”(网址:http://114.251.10.205/)填报并提交“两证合一”申报材料。

材料清单与常规审批一致,其中《建设单位申请报批项目环评文件的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

(2)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众端”(网址:http://permit.mee.gov.cn/)填报并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的数据和内容,应与环评文件中对应的表格完全一致。

排污许可申请附件材料中的“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相关文件或证明材料”提交“两证合一”申报材料报批稿,“排污口和监测孔规范化设置情况说明材料”暂不提交。

(二)审批流程。

1. 受理。 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包括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式等内容。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书面说明理由;符合要求的,按程序统一受理。

2. 审查。 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开展实质性审查,主要包括是否符合相关事项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标准规范等要求,按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技术评估和现场踏勘。

3. 审批( 一次办结 在审批时限内同步作出环评审批及排污许可证核发决定。符合审批要求的,向排污单位出具环评批复文件和排污许可证,不符合审批要求的,不予许可并书面告知理由。

(三)审批时限。

按照环评审批承诺时限办理,即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不含公示、技术评估等时间)。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环评审批同步完成。

四、证后管理

(一)落实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强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按照环评文件及批复、排污许可证载明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动的,依法重新办理环评和排污许可;不属于重大变动的,无需重新办理环评,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依法变更、调整或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

(二)开展现场核查。项目运行投产前,建设单位补充提交“排污口和监测孔规范化设置情况说明材料”。审批部门应于接到补充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对排污单位进行排污许可证现场核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三)加强证后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各分局应加强对“两证合一”项目的监管,及时掌握项目实际投运情况;加强对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自行监测工作开展、自主验收组织开展、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信息公开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合理确定监管检查频次,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项目落地投产后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组织领导,鼓励建设单位积极参加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建立“两证合一”工作台账,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和典型做法。

(二)积极探索创新。坚持创新驱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着力转变服务理念,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在“两证合一”审批方面积极深化探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三)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对建设单位的宣传力度,强化对企业的培训,提供环评和排污许可审批全周期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建设单位在审批方面遇到的问题,指导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附件:1. 广州市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技术指引(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医疗机构).rar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申请书.doc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4年12月31日印发


内容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声明: 伯益说对转载、分享的内容保持中立,仅为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伯益说将尽快删除。谢谢!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 :yuguanboy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