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  9 小时前  
国防部发布  ·  “和平-2025”多国海上联合演习落幕 ·  15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5支179元!Dior口红礼盒,显白、显气场 ... ·  3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100亿,影史第一!这个四川人,真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东部战区陆军廖可铎政委的一番话为何有人点赞、有人出汗?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7-03 17:16

正文

13个新调整组建的集团军成立后,军旅营体制全新出炉。改革攻坚,难的不仅仅是编制体制结构重组,更难的还是 改观念、改思维、改习惯

“新长征”用不了“老地图”! 近日,东部战区陆军廖可铎政委 在东陆师职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上的一番讲话有人点赞,有人出汗。

其中围绕 实施旅班子能力提升工程提出了 破除五大“陈规陋习”,立起与时俱进新理念,直击带兵人思想上的沉疴、观念上的积弊,号召东陆官兵把精力向打仗聚焦,促进改革强军落地见效。

这些思维破冰之举,犹如久旱甘霖,下面小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谁点了赞、谁出了汗。


★破除观念一

不倡导家里出了事不管不顾,不随意召回休假干部


▲基层休假制度严格落实,机关提前安排好官兵休假时间。在得知休假获得批准后,1月8日,东部战区陆军机关警卫连五班长王贵朋立即购买到往返机票,并向战友展示。

关于休假,廖政委话语朴实,打动人心,温暖官兵,他提出: 无论官兵,亲属病危去世、家属生小孩、子女参加中考高考、结婚等这些个人和家庭的大事,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都应该安排干部战士回去。官兵休假时,除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召回。

工作要干好,假也要休好。把精神养足了,状态调整好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是更好吗?

但提起休假,曾几何时,因为部队建设需要、管理规定、制度要求等原因,成了心头盼和老大难。基层官兵盼休假,休假了更怕提前被召回;部队领导有顾虑,不好意思休假,带头休假落实不好。

按照相关规定,官兵休假可以使用公车接送。1月8日,东部战区陆军参谋部直工处安排专车送休假官兵到车站。

既要无私奉献,也讲人性化关怀,要尊重和维护官兵的正当利益,廖政委指示要落实好《关于现役军人休假探亲有关问题的通知》。他这样说: “部队领导要带头休假,做好表率,不要感到休假就是精神状态不振奋,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一样!”

廖政委不倡导家里出了事不管不顾,反对还把这样的干部当作典型来宣传。他点赞了《解放军报》的《工作要干好、老婆也要哄好》的文章。他说:实际上有本事的干部应该是自己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小孩聪明。

听到这,那些家里有事还没休假的战友们不禁拍手称快,终于可以放下思想顾虑,正常休假,大胆休假!而那些总是期望在任务来临之际,“有能力”“责任感强”的“精干力量”能够“舍小家为大家”争光添彩的领导们额头上不由得渗出了汗珠。

★破除观念二

不让其他标准“打扰”战斗力这个根本的唯一的标准


战区陆军坚持以军事训练训为中心,通过参加各项活动,积极锤练部队打赢能力。童祖静 摄

廖政委开门见山地说, 战斗力标准是部队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这应该说是个常识性问题,必须刚性落实,不能被轻视、被挤压、被淹没。

奈何理想丰满,行动骨感。过去,偏偏即使是这样的常识, 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标准“干扰”了,比如安全的标准、生活的标准、出名挂号的标准、上级肯定的标准、干部提升多少的标准 ,等等,导致战斗力建设出现空转、虚转、白转、消磨、蚕食现象,让战斗力标准这把“钢尺”也在逐渐变“软”。

战区陆军某部将部队拉到赣东南陌生地域,组织以实战为背景的年度实兵实弹战术考核。通过考核,全面检验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进一步夯实部队训练基础。王 谅 摄

廖政委倡导的新理念让我们联想起以前场景:抓训练秩序,把装备停成一条线、火炮身管调成一个角、口号喊成一个调、动作训成一个样,就连战备拉动抬箱子,都要求按队列动作来;搞野外驻训,“营区化”的现象更是“离谱”,兴师动众组织官兵抹埂子、垒石子、插旗子;筹划工作任务,首先想到的是要出“几个一”的成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写稿子、制板子、拍片子上。这些看起来好像有很多成果亮点,实质上不少东西是偏离战斗力这个标准。

让人深感欣慰的是,廖政委倡导的一大波聚焦实战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让战斗力标准真正硬了起来、实了起来,过去陈旧观念和行为在东陆部队渐行渐远啦。

这下长期蹲在训练场晒得黝黑的官兵们乐开了花,终于可以把精力都投入到为打仗做准备上来。而那些一味工于权术、花大力气迎合上级的人顿时汗流浃背。

★破除观念三

练兵场坚决摒弃“车不掉漆、人不掉皮”的消极安全观


危不施训不再,险不练兵休矣。图为,某部坚持实战化标准,从难从难,摔打磨砺官兵。 张 洁 摄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安全出问题,一切等于零。”

这些关于安全观的口号,部队带兵人,你是不是耳熟能详?廖政委直指问题要害,他强调: 抓实战化训练必须大力纠治以不打仗的心态抓打仗准备的和平积弊,改变过去那种“车不掉漆、人不掉皮”的消极安全观,客观看待训练事故,引导各级真打实备、真练实训。

我们以前还有这种现象:本该组织实兵实弹演练,奈何天公不作美,安全第一,改为室内理论学习;为了防止出现训练事故,高风险课目、高难度训练任务,是老司机的“专利”,“菜鸟”们只能靠边当“看客”;个别单位出了一点非责任性的事故,所有单位全部停止训练……

某部三连官兵不畏艰苦爬过冰冷的泥水。张洁 摄

廖政委指出, 训练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事,不可能一点问题不发生,不能一出事,部队就停下来整顿,更不能怕出事就人为降低难度险度,这样影响的是战斗力建设。 这些把安全稳定从保底摆到“第一”位置的现象,就是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最直观体现。

为“担当者”担当,不能让这句话缺少了“主语”。正是东部战区陆军树立的这种积极安全观导向,理性看待部队训练中发生的问题,真正为旅营主官“松了绑”,为战斗力提升“解了绳”。而那些碌碌无为保安全,军事成绩不咋地却靠不出事赢了奖的带兵人都低下了头。

★破除观念四

不在规定之外搞规定、不在细则以外搞细则


CDMA手机操作使用考核。 何 生 摄

对手机使用和干部开车,基层官兵听明白了,廖政委把这两件事给大家讲明白了:对智能手机使用不得层层设卡封堵,对干部开车不得简简单单一禁了之。

以前部队常常调侃说, 如果“从上至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那只会带来“从下至上,层层注水,水到渠成”

这样的段子虽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我们有的单位在落实上级规定时,不是原汁原味,而是一层层“加料”,导致基层苦不堪言。

廖政委直面问题让官兵感同身受——

上级放开部队智能手机使用后,有的仍视智能手机为“洪水猛兽”,可以办理的不办理,办理了也不让官兵正常使用,甚至锁进柜子集中保管。还有的智能功能被屏蔽,变成了不智能的“智能手机”。 最应该掌握信息化手段的群体却不能接触信息化产物,这是消极保守思想在作祟,与信息化时代要求格格不入。

有的单位为了安全,对干部开车一禁了之,导致小伙伴们掌握了打仗的本领,却失去了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让不少干部唏嘘不已。有干部坦言:休假回家,不是老婆开车,就是老人开车,家中男人却只能干瞪眼、干着急。

▲ 外请网络正能量“大V”点子正讲授《新媒体时代如何讲好军旅故事》

廖政委还为我们亮明了观点:前沿的东西可以引进到部队来,更好地为部队建设、为官兵服务, 不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设防、如何禁堵、挡在门外,积极影响想得少,负面影响想得多,与先进的东西拧着劲,缺乏领导自信、管理自信。 应该站在时代前面,勇于面对,加强教育引导,搞好制度规范,注重科学管理,不要让我们的政策成为“傻子”规定,让干部战士觉得不舒坦。

基层官兵坦言:“其实我们原来也想用手机涉猎些与军队有关的知识,可是保密部门一来检查就‘警告’我们违规,逼得我们是只能把智能机变成傻瓜机、游戏机、娱乐机。”听完廖政委的话,那些曾经因为担心出问题、存隐患,就一禁了之 的管理部门这下子坐立不安了。

★破除观念五

要向下传导压力,不让“微腐败”在基层有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