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重磅新闻发布会,明日举行 ·  2 小时前  
深圳大件事  ·  连续3天!深圳这场活动太吸睛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突发!一顾客被紧急送医!深圳山姆最新回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深圳复工: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0-02-10 22:47

正文



今天,你上班了吗?

10号,深圳复工上班第一天。面对当下特殊的环境,再加上以往的深圳高密度快节奏的生活体验,有返深复工者还在担心: “我们这是千里送人头吗?

但也有被憋坏的白领表示: “从来没有这么想上班过!

图来源第一现场

深圳上班族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人挤人的罗宝线,挤不上的公交车,出不去的高新园,没空位的快餐厅......这些往常熟悉的剧情,在今天都没有如期上演,复工后的深圳,依然犹如“空城”。

也许深圳“复工失败”了,但这并不是坏事。无论怎样, 这场持久战已经拉开了序幕,我们正在与这座城并肩作战。



早高峰,罗宝线
放在以往就是让人头皮发麻的存在。
但今天,一张椅子只坐2个人
一人一边,间隔数米
更多的人宁愿选择站着
空荡荡的车厢里,除了广播,别无他音


平时的车公庙,人口密度世界第一
它也是全城唯一四线换乘的交通枢纽
但复工首日的车公庙地铁站
空阔到可以直接玩跑男撕名牌了
连地下的丰盛町,都已暂时停业,不再“丰盛”



没有车龙、没有早高峰,没有怒路症,
上午九点的春风高架,不一般的”寂静“。
有人说,深圳的一天的忙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今天,这里似乎没有睡醒。
特殊时期,对于这座不一样的城市,
我们还需要再给些时间,再多一点准备。


整个粤海街道有6000多家企业申请复工
但上班者寥寥
在那个加班永不眠的科兴科学园
有个妹子体温出现了“异常”
现场瞬间“如临大敌”般
三个保安一齐将体温仪的枪口瞄准了她
“滴”、“滴”、“滴”。 数据正常,你可以去上班了。
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新春快乐,排队上楼,
人和人之间保持着“北欧”式的距离。
不是这里返工的人太多,而是检查的程度很仔细。
复工证、身份证、测体温、信息登记,缺一不可。


福田CBD,保安拦下了没有复工证明的车辆
“除了金融证券银行,其它公司基本都不能复工”
“我不开工不行吗?”
"不好意思,还是不行!"
“上去办公室取一个资料可以吗?”
“那您必须半小时内下来。”


或者是公司复工证没有批下来
或者是老板还没有到,或者是公司进不了门……
她可能是第一次在上班时间
这么悠闲的坐在大楼下,刷手机、吃早餐。
等一等,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看来今天上班没有指望了,
大家都自拍一个,当做新年第一次打卡吧
别浪费了这么珍贵的口罩、美好的妆容
还有这么好看的天空


这是你的电脑、这是你的硬盘,这是他的笔记本……
几个员工们在仿佛在分“公司的家当”
其实不是他们的老板跟小姨子跑了
只是每个人都把工作资料带回家,
一边在家抗疫,一边赚钱养家。
每一个深圳人,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平安金融中心,深圳第一高
在这个顶级写字楼下,他们正在户外办公。
没有办公室不重要,
没有茶水间、前台、电源线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里才能上内网;
重要的是,客户已经在线;
重要的是,要熬过这道难关;
为了公司,更是为了自己。



“请等一等,马上处理好。”
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台手机,
就是一个的办公卡座。
没有复工证,其实没有关系,
真正的战斗早就悄悄开始了。
毕竟,这里是深圳。


他们几个人围在一起,不是在享受冬天的阳光
而是开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会议
形势很严峻,手头上的工作都在无限期延迟
但这里是深圳,绝不能就地倒下



“既然上不了班,我们就地开会吧……”
短短5分钟,中间的女主管就分配好了工作
有的上楼拿电脑,有的拷资料,
还有的要去转告其他同事安排线上任务。
总之,不管是任何条件下,竭尽全力地动起来就是了。


车公庙的写字楼里走出几个人
他们大包小包,还有一台电脑的显示器。
只要 工作能继续,
你从公司搬走什么,老板也不敢介意。
这里的每个人,已然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 开工了,我很忙……”不过,这是快递小哥说的。
在这个深圳中心区最“宽”的路口,
没有飞奔而过的上班族,
只有眼前疾走的快递箱。
这也算是一个信号,
至少那些正常的节奏,在一点点的复苏。


整个深圳的中心区,上千家餐饮店,
但是倔强营业的只剩下这个“m”。
此时才懂得日常的珍贵,
好怀念那个“难吃”的汉堡
还有那个会长胖的快乐肥宅水



复工首日,对于一座拥有12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的城市而言,这是再热闹不过的事情了。但放在当下,却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今天,我们看到有人穿着雨衣坐地铁,有人戴着两层口罩去上班,也有一些 有获批的单位却偷偷 开工 ,被 相关 机构进行了 处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