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用药
异丙肾上腺素是一种 β 受体激动剂,主要激动 β 受体,对 β1 和 β2 受体选择性很低,而对 α 受体几乎无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强的舒张作用,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尚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周围阻力,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内脏供血。临床可用于治疗如下疾病:
支气管哮喘、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支气管痉挛
成人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常用剂型有普通片剂、气雾剂和注射剂,其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普通片剂:口服。一次 10~15 mg,一日 3 次。舌下含化。
· 气雾剂(175 μg/揿):喷雾吸入。成人常用量为每次 1~2 揿,一日 2~4 次,喷吸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2 小时。喷吸时应深吸气,喷毕闭口 8 秒钟,而后徐缓地呼气。极量为一次 0.4 mg,一日 2.4 mg。
· 注射剂:静脉滴注。0.5~1 mg 溶于 5% 葡萄糖 250 mL,由 2 μg/min 开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儿童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支气管痉挛,常用剂型为普通片剂、气雾剂和注射剂(新生儿雾化吸入用注射剂),其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普通片剂:舌下含服。5 岁以上儿童,2.5~10 mg/次,2~3 次/d。
· 气雾剂(175 μg/揿):喷雾吸入。小儿常用量(婴幼儿除外)为每次 1~2 揿,一日 2~3 次。极量为一次 0.4 mg,一日 2.4 mg。
· 注射剂:超声雾化吸入。用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支气管痉挛,取注射剂 0.05 mL(25 μg)/kg 加 0.9% 氯化钠注射液 2 mL,每 6 小时一次,按需吸入。勿用气雾剂,因难控制剂量。
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成人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成人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等心律失常及其并发症,常用剂型有普通片剂和注射剂,其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普通片剂:口服。用于心脏房室传导阻滞,一次 10~15 mg,一日 3 次。舌下含化。
· 注射剂:用于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0.5~1 mg。用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不及 40 次时,可以本品 0.5~1 mg 加在 5% 葡萄糖注射液 200~300 mL 内缓慢静滴,由 2 μg/min 开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儿童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儿童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等心律失常及其并发症,其用法用量如下:
· 普通片剂:舌下含服。用于儿童心脏房室传导阻滞,5 岁以上儿童,2.5~10 mg/次,2~3 次/d。
· 注射剂:用于儿童心脏骤停,心内注射,每次 0.2~1 mg,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10 倍后使用。用于新生儿严重传导阻滞,取适宜剂量加 5% 或 10% 葡萄糖注射液至 20 mL,用注射泵控制静脉输注,始量 0.1 µg/(kg•min),可每 5~10 分钟按 0.1 μg 递增速度至显效,最大量 2 μg/(kg•min)。
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成人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成人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常用剂型为注射剂,其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静脉滴注,0.5~1 mg 溶于 5% 葡萄糖 250 mL,由 2 μg/min 开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儿童常用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儿童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常用剂型为注射剂,其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 儿童:静滴。每次 0.5~1 mg,以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 mL 稀释,0.1~1 μg/(kg·min),使心率不超过 120 次/min。
· 新生儿:用于低排高阻性休克,取适宜剂量加 5% 或 10% 葡萄糖注射液至 20 mL,用注射泵控制静脉输注,始量 0.1 µg/(kg•min),可每 5~10 min 按 0.1 μg 递增速度至显效,最大量 2 μg/(kg•min)。
给药说明
注射剂配制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以下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的连续静脉输注:
给药相关说明
1、通过皮下注射这一特殊的途径,也可以静脉输液。
2、注意:保护输液避光。
3、治疗中的监测:必须不断监测心电图以及所有其他心脏循环常数:心率达到 130 次/min 时禁止继续治疗。
4、可以将异丙肾上腺素与其他疗法结合起来,以分流输液。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心绞痛、心肌缺血
神经系统:头痛、震颤
消化系统:恶心
血管系统:低血压、潮热
严重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
禁忌证
以下情况下禁止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1)对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2)窦性心动过速大于 130 次/分钟;
(3)心房和心室过度兴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