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孩子,每周从江西搭乘航班来深圳上我的课,让我感到老师的责任重大;当一个孩子从7岁开始跟着我学艺术,一学就是七八年时,让我知道教育为何是一件长久的修行;而当一个孩子得知这周艺术课临时停课,坐在妈妈的车里流下伤心的泪水时,让我明白了兴趣才是最好的动力。亦或是孩子开心时,把我当成伙伴,与我亦师亦友,势必就是老师最幸福的时刻。陪着一批批孩子成长、高飞,书写着自己不凡的人生,而我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参与其中。
深圳湾小燕画院院长史晨阳
Q:在深圳小燕画院体系里,你们分院规模多大、学员最多,请详细介绍一下深圳湾分院的品牌特色和发展情况。
史晨阳:小燕画院是一所有着44年美术教育沉淀,针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特点而专门成立的画院。深圳小燕画院创始人吴小燕、董建国于198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美育工作,至今已深耕近44余年,在小燕画院陪伴下成长的学生足迹已遍布五湖四海,其中有许多正在攻读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等世界名校。
作为行业的一个标杆,深圳小燕画院具备了国际水准与条件,可以让每个孩子实现艺术梦想。发展至今,深圳市小燕画院包括:国际小燕、深圳湾小燕画院、小燕画院·巢美术馆。旗下三大品牌各具特色,又有着清晰定位——深圳湾小燕画院拥有广泛的艺术科普学员群体,国际小燕有着海外升学的丰富经验和强大影响力,小燕画院·巢美术馆则以创新艺术教育和艺术展为特色。
深圳湾小燕画院作为旗舰店,我们本着“用艺术滋养人生,改变人生”的宗旨,立足于专业严谨的教学,大力倡导美育完善心智的理念。创新服务、响应要求、借鉴新的做法、不断结交新的家长,我们一刻都不松懈。艺术教培从业者必须保持激情和热爱,年复一年地去坚持投入,到最后习惯成自然。热爱来自于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来自技能精进和发展愿景。AI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家具备创新基因的机构,我们始终奋勇向前。
Q:对于小燕画院,可以说“无创新不艺术”。作为深圳湾小燕画院院长,您每天如何调动能量去处理教学、管理与运营之间的工作?
史晨阳:到现在这个阶段,工作量多少,工作强度大小,工作压力高低,这些都不是问题,只是每年招生季工作较集中,要重节点意识,分轻重缓急,拎得清主次。通过这么多年磨合,团队运转比较顺,每个工作室相对独立且关联,由主教负责,助教协助,有专业的教师培训、课件培训,常规教学几乎不用操心。对外宣传与合作,大型招生方案落地,这些临时性工作会有一些忙。
我的主要精力还是花在一线教学。我负责一个工作室,轮转教学加起来将近80多位学生,这一块工作比较繁忙。工作室的课程定位、时间规划、课前准备、课上辅导、课后总结,还包括家长沟通、升学规划等,平均每周消耗一半的时间。
工作日当中,我有一部分时间做教学准备,一部分处理管理上的事情,这么多年已经非常适应。我研究生毕业来深圳,第一份工作就在小燕画院,至今正好八年。从个人感受来说,第一阶段作为职场新人,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我在小燕画院得到创始人的信任,学到很多认知以外的东西,交到很多同事和家长朋友,认识那么多可爱的学生,这些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尽管总有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我很自然把压力当作动力。我一旦开始带着一帮孩子往前走,就不会轻易说离开,这是一种压力;当看着他们成长到我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我就不停去设计新课程,想方设法让课程变得更有趣味,努力去做教研,这是另一种压力。还有,小燕画院的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眼光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给到老师、给到画院的无形压力也会有的。这些都在刺激我不断精进,带领团队服务好每一位学生和家长。
史晨阳与小燕画院的学生们
Q:小燕画院始终追求突破边界,这令先锋艺术会很容易脱颖而出,引起招生官注意,但我们不好把它归属在特定艺术范畴。当中国学生用英语去阐述前沿艺术灵感时,西方大学招生官对此怎么评价?
史晨阳:这不会有任何问题。跨界艺术也好,新兴技术也罢,本身在西方就有着历史基础。其次,西方大学包容多元化,接纳可能性。也许招生官并非全部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但会作为参考值,有些招生官甚至不希望过多的文字,看图就行。艺术申请也有文书,根据我们的经验,成果更有说服力。与其花费很长时间去写文书,不如花心思丰富作品集。如果在小学、中学、高中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艺术积累,同时还有几个大型的落地项目,那就太棒了。
在深圳湾分院,7-10岁是我们的中间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比较密集,所以我们就会设置多个不同特色的工作室。目前,这个年龄段共有4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特色定位。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学业规划,推荐适合的工作室,也就是先以年龄段划分,在同等年龄段内再以特色分工作室,强化每个工作室的特色,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强化不同的学习,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工作室、调工作室。
再往上走的话,针对10岁以上的学生,我们会分化得更细,不像中低年龄段强调“兴趣”,到这个阶段会以画种分方向,像插画方向、素描方向、油画方向、水彩方向、雕塑方向、综合材料方向等,保证孩子们在进入国际高中之前都能系统性地过一遍,为之后升到国际小燕实现有效衔接,进而通过艺术教育申请海外名校。
这是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首先,孩子本身的需求和喜好是决定性因素;其次,孩子和家长的意愿也是考量的因素。刚加入小燕画院时,很多孩子并没有明确的方向,老师所扮演的作用就很大。总体来说,我们会给家长和孩子最合理、最宝贵的升学规划建议。
Q:您带过众多学艺术的学生,也结识不少精英家长,请问:如何科学去评估孩子是否适合走艺术道路?
史晨阳: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看,8-10岁是一个评估窗口期,中考之后进高中,也是一个评估窗口期。年龄太小去匆促决定是不合理的。10岁左右的孩子,把学艺术当作兴趣,但兴趣也有不同——有5%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冒尖儿,慢慢朝着热爱去走了。他可能会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去绘画,闲暇下来就会关注艺术,看艺术有关的电影,喜欢问艺术有关的问题,只要条件允许就想随手画画。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细心察觉,并努力呵护这种兴趣。
当然,家长和孩子也不用匆促决定,只要不失时机往艺术方向去推动就好,比如多参加一些艺术赛事,帮孩子找到信心,以及多带孩子去看展,并且在时机成熟时引导策展和办展。另外,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艺术研学,不断强化他们的艺术熏陶和艺术精力。这样一来,孩子未来走上艺术之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中考之后,这种评估可能就变得功利性,在升学压力面前,走艺术路线会比较清晰。当然,家长又会关心走国内还是国际,毕竟课程体系不同,规划和学习方式也不同。我们不建议刻意去区分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用“现代美学”来概括比较合适。就像前面所说,线条、色彩、空间,没有东西方之分。
提升孩子兴趣的方式之一,是多参加比赛,在艺术大赛里印证自己的能力,去寻找自己的差距,以及应对赛事的心理抗压能力。其次就是策展、办展,阶段性总结提升。把每个阶段学到的东西输出,变成自己的成果,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学习特色。还有就是参加美术馆课程、户外写生课程、艺术研学课程。通过调节和丰富艺术学习的内容,年年出新,不断激活孩子参与,留下艺术记忆,这对强化孩子兴趣,激发家长的教育热情,都很有帮助。
作为国际化艺术创新教育机构,小燕画院始终都在回答“艺术教育”和“国际教育”两大课题。在教育上,家长总体缺少理性,因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特别在面对国际教育时,家长不一定能花时间去冷静地思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或者在需要的东西里哪些又是正确的。外界干扰太多,自媒体信息过载,这些会令好不容易走出迷茫的家长再次陷入迷茫,理性选择的东西一不小心就被焦虑带跑了。
史晨阳与2024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艺术家100大赛金奖获得者袁浩翔(左)、黄朱子青(右)
Q:艺术学习不仅接触理论,更加强调实操,对于低学段孩子来说,理论似乎过于枯燥,实操还没找到窍门,小燕画院如何解决这个痛点?
史晨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第一步,我们会给出很多大的命题,把这些大命题拆解很多小的命题,再根据小命题设计课堂,然后每一节课解决一个小命题,而这个命题点通常用五到十分钟就能讲清楚,接着交给孩子讨论,并提供启发性观点让他们加深理解。比如,今天这节课要解决事物的明暗关系,老师就要围绕这个点去讲解、推演——在1个小时的课堂里,花10分钟讲理论、花10分钟讨论,剩余40分钟里让孩子参与实践,选材料、用材料,去把作品呈现出来。
每节课有一个中心点,或理论知识点,或文化现象,或技术方面,或艺术大咖的故事,或艺术家思维,这些都是绘画的范畴,它会很广泛。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以便持久去学习和思考,形成累积。除了学理论、做手工,我们还用外部视觉效果去刺激孩子,让他们对下节课充满期待感,进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知、鉴赏、建构等综合能力。这些都是他们学习艺术的内驱力。
欧美的艺术课程特别强调孩子天马行空的自由创意,重视体验和自主发挥,相对缺少一些方向感。表面上看,这个过程挺开心的,其实孩子内心没有充分的满足感,也没法延迟自己的满足。我们去国际学校上课时这种感觉也很强烈。不论具象还是抽象的事物,老师还是应该适当进行引导,要不然低龄学生很难找到方向。也就是说,是有限制的自由。在材料取舍上、在命题选择上,老师应该适当介入。
从知识迁移的角度来说,低年龄学生限于知识量不足,生活体验不够,在主学科的学术方面开展跨学科有不小的难度。我通过观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很有必要,要试图去通俗易懂地呈现,尽管学生未必能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潜移默化地做一件事,就是告诉学生,你可以自由思考。
就像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好的艺术教育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师傅更应该成为引路人。除了传授技能,还应该在认知、观念、理解上给与学生前瞻性的引领,应该让学生不停地感受到老师很大胆、很疯狂,进而刺激学生的潜意识,让“竟然可以这样做”成为一种潜在的抽象影响。
不管怎样,我不会简单直接去告诉学生,这是跨学科学习,那是项目化学习,这是教师话语体系,根本没必要面向学生去科普,我们不会这样去做。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有兴趣、敢于尝试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带着好奇心不知不觉习惯就好。
举例来说,让一个八岁的孩子用iPad制作一个虚拟运动场景。拿到这个任务时,他的脑海里就有无数的运动场景,而所有的动作静止之后,其实是3D的画面。那么,在绘制这幅画时,这个学生需要考虑很多方面。首先,他如果选择田径运动员奔跑的瞬间,那么运动员就必然脱离不了“人”的概念;接下来要解决动态画面,画里人的比例多大,骨骼肌肉怎么展示,表情怎么丰富……很显然,让八岁孩子去完成这个任务是很难的。
那要怎么办?老师就得站在他的视角,比如引导他去完成一个高尔夫球的运动瞬间。从球到人,任务变简单了——球是几何图形,相对规则,也是孩子经常接触的事物。球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由近及远、由大变小、由快到慢的变化,这就带出来空间的概念;紧接着,在建模过程中会涉及到构图,比如线条、光影、角度;最后,我们会让学生去摄像,用镜头去记录运动的过程,这里就要运用摄影知识和镜头语言。从一个球的简单运动,衍生出数学、物理、摄影等跨学科内容。
身处数字化浪潮,我们希望这位学生用iPad赋能艺术创作,不仅给这个球上色,还可以使用更有质感的材料,比如金属、泡泡、毛发等,最后围绕一个几何图形呈现出一个带有运动时间的场景。在这个场景的背后,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思考,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