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光满说  ·  崩了,茶叶市场的现状,颠覆了中国人的认知! ·  16 小时前  
CHINADAILY  ·  Life丨Little singers ...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码字人,你瑟瑟发抖了吗? | 睡前聊一会儿 ·  2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从“破门亮灯”再谈营商环境丨人民锐见 ·  2 天前  
CHINADAILY  ·  China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李诞被拉黑,蔡康永退出群聊:生性凉薄的人,活得有多爽?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1-02-02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 这是就就的第 357 期分享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除了工作压力,我们身上背负最多的是“社交压力”。
每天,我们都要为了维护人际关系而付出许多时间精力,以至于完全没有时间与自己独处,过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就就

作者 | 茶茶
首发 | LADYLOOK(ID:ladylook6)



hello,我是就就~

“你不会想要跟每个人都真心对待,因为那样太累了。”
蔡康永在《2021,有一说一》中的这番话,再次引起了关于人情的讨论。

节目中,蔡康永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说他曾被朋友拉进一个明星群聊,却被里面大量的无效信息搞得抓狂。
不停响起的提示音、十秒一条的信息,都让他感到倍受打扰。
最后,他选择了放弃人际社交,退出群聊, 也因为这个举动,他被人诟病“不合群”了。

其实说起蔡康永,大家无一例外都会想到他的好人缘和高情商,他那一张“滴水不漏”的嘴能把所有人都照顾得妥当。
做《康熙来了》的那些年,即便敢说敢讲“口无遮拦”,也没有得罪任何圈内人就是很好的佐证。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老搭档小s说: “他是一个温暖又冷漠的人。”

温暖在于他总会在必要时给你指引和帮助,冷漠在于他不会花费多余的时间去和你维系关系。
就像他说的那样:
比起自己宝贵的安静时间被别人不重要的谈话打扰,那我更倾向于做个退出的人,哪怕是不合群的。


01
我劝你做个生性凉薄的人

这不是蔡康永第一次输出这样的观点。
曾经在一个采访上,他就明确表示:“我鼓励大家做个冷淡的人, 因为过于热情不是一个维系良好关系的最佳方法。”

换句话说,就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温暖的人,总有一天会被温暖绑住,那样的生活非常吃力。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生性凉薄”。
宁静在上《哈哈农夫》时,微博关注了节目的驻场嘉宾王源和杨超越, 但节目一结束,她就取关了。

当时因为取关这事,她没少被两家的粉丝骂没素质,即便她回应说工作结束后,再无交集。

新裤子主唱彭磊,前段时间被《浪姐》邀请当嘉宾,婉拒了迷妹白冰的“加好友”请求。

一是因为他朋友圈没东西。
二是就算加上了好友,后续也会因为没关系、没联系而被拉黑。
李诞,曾经就被拉黑过。 为此,彭磊被贴上了不懂世故、没有情商的标签。

可拒绝无用社交就是没情商吗?
汪涵在《火星情报局》说过,自己喜欢删除好友,陈坤、钱枫都被自己删过。
“因为这样的生活非常轻松,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而且我们也不会因为没有微信就变得感情不好。”

诚然,我也遇到过这种朋友。
平时微信找他聊天,总是没聊几句就说要去忙了,显得无比冷漠,但当他有空时,又会主动找你出来聚一聚,聊一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我感到很奇怪。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却说:“在微信维持人际关系太麻烦了,我更喜欢有事打电话或者见面说。”
这让我想起一个视频,叫《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
受访者中,有人说几百个,有人说上千个。

但当主持人提议,删除半年没联系的人和刨除应酬、工作关系之后,能说真心话的有多少时,大部分人都沉默了。
有人说两三个,有人说没有。
面对这样的落差,他们从震惊,转向感慨: “知心朋友真的很少。”

所以说,当我们被微信、朋友圈占据大部分时间的时候,其实是在干什么?
我们错把微信好友当成了人脉,把无用社交当成了财富。
反而是宁静、彭磊那种看似冷漠的社交法则,才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去看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
别人在你的生活中,没有那么重要,而你在别人生活中也如是。
纷繁复杂的关系里,既然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 那就要让自己更舒服一点。


02
真正的高情商是取悦自己

什么是高情商?
很多人觉得高情商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可实际上, 高情商不是迎合别人,而是关注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参加部门聚餐和活动?”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聚餐这种事情,很多人都是碍于面子,为了合群才去。
“有这个时间,我早就吃完饭洗完澡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上,敷着面膜追剧了。”
可想而知,大家有多讨厌占据自己一切休息时间的非必要活动。
以前看过一篇梁朝伟的专访,他就表示自己是个“不合群”的人。

片场收工以后,工作人员约着一起出去玩,他几乎不参加,每次都是以一句“不要了,你们玩,我回家”挡回去。
而张国荣、王菲等一群朋友去他家找刘嘉玲打牌时,他也从不参与, 每次都默默地在一旁喝茶、看书,做自己的事情。
同样的,还有韩雪。
和何炅一起录制《口红王子》时,何炅叫她录制完一起去吃饭,她都拒绝,理由是要回家写作业。

何炅以为这是她推辞的借口,想说:“不想去就不去,也不用编这样的理由吧。”
可事实是,韩雪真的要回家上网课写作业,她拒绝一切聚会,就是为了每天保持2到3个小时的英语学习。
可能人到了某个阶段,都要学会给人生做减法,而去给自己做加法。
你以为梁朝伟和韩雪无趣、不懂人情世故,但他们可能只是在过属于自己的极简生活。
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于是做出了这种选择和取舍,不合群,其实是不合不相干的群。
“为人冷淡”、有距离感最好的一点就是 ,你可以对很多事情说不,然后专注做自己想做的事。
用那些温暖别人的时间,去沉淀属于自己的光华。


03
做自己,比成为他人更重要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一旦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迁就别人、为了变得合群,反而会压抑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个性,去做一些本来并不想做的事。
这让我想起两个故事。
一个是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程莉莎表示自己十几年没有拍戏了,尽管家庭关系和谐,但她依旧感到不快乐。

为了家庭,她牺牲了很多自己。
二是日剧《凪的新生活》中的女主角大岛凪,因为害怕无法融入同事的生活,刻意讨好同事,帮同事背锅,以为自己的付出能换来别人的真心。

但得到的只有一句:“我一点都不想成为大岛小姐这样的人。”

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为家庭而牺牲自己,为融入群体而委曲求全。
而从她们身上,我也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无论是家人、同事还是朋友,在任何关系中, 一旦你将自己放在其他关系之后,时间一长,都会感到委屈、难过,进而丢失人生的快乐。

有时,我们容易想太多,总是把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感受排在自己前面,于是常常因为迁就他人而感到不快乐。
或许女孩们都该学习一下papi酱的人生观念,在她的人生排序中,自己永远处于首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