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到警情后,经过5个小时的搜救,最后将跌落山崖的袁某某护送到救护车上。”2月3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金波派出所所长廖海强告诉法治时报记者,该所民警、辅警于1月31日成功营救跌落山崖的登山者袁某某。袁某某的妻子告诉记者,袁某某跌落山崖后,造成内脏受损,且肢体出现骨折,因抢救及时,目前已经没有大碍。
1月31日,金波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员护送袁某某下山。(白沙警方供图)
1月31日是大年初三。当天11时20分,金波派出所的民警、辅警接到一起警情:一群众打电话求助,称其丈夫袁某某登山后,已失联2个小时。
“接到袁某某妻子的求助电话后,我尝试着拨打袁某某的电话,但电话那头要不没人接听,要不就是没信号。”金波派出所民警许观保告诉记者,当时他根据自己拨打电话的情况,初步认为袁某某可能遇到麻烦了。
据了解,保梅岭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辖区,属海南岛热带林区之一,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782米,与白沙金波乡辖区接壤。
面对难以确认袁某某具体位置的实际情况,许观保根据袁某某妻子的描述,以及他们计划登到山顶等相关信息,带领4名民警、辅警向山顶搜索。
“保梅岭是自然保护区,且不在我们辖区,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许观保说,山中的手机几乎没有信号,他带领大家通往山顶时,因山体陡峭,没有道路,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
民警、辅警们在山中反复搜寻,都没有找到袁某某。正当搜救无果时,在山下接到了袁某某儿子的电话。
袁某某的儿子称,父亲告诉他,其跌落在半山腰的杂石中,腰部受伤无法站立。
为了能及时找到袁某某,许观保根据保梅岭的山形地貌,让民警、辅警带上砍刀、绳索,并联系到保梅岭的护林员符先生做向导,同时联系了距离较近的昌江消防大队和昌江120,随时做好接应和抢救工作。周边的群众听说有人跌落下山崖后,也自发加入了搜救行列。
“15时30分许,我们在半山腰一山崖下发现袁某某。当时,他躺在乱石中,脸色发青,意识有些模糊,且无法说清楚自己哪里受伤。”许观保说,为了避免盲目救助伤及袁某某,民警在消防人员和医疗人员赶到后,配合将袁某某抬到担架上。
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了安全下山,救援人员经分析,研究出两个下山方案。一是顺山溪而下,另一个是在荆棘中边开路边下山。经初步尝试,发现顺山溪而下杂石太多,且石面光滑,抬担架的救援人员会滑倒而伤到袁某某。为此,民警们建议在杂草荆棘中,用砍刀开辟出一条下山的“生命通道”,确保袁某某安全下山。
于是,全体救援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地开展了救援。前面由民警、辅警、消防人员和热心群众手持砍刀开路,后面有专人负责抬担架。
16时30分,袁某某通过“生命通道”被护送到山脚下的救护车。
据介绍,袁某某50多岁,大年初三早上,他一时兴起,想与妻子一起爬山,没想到山石光滑,不慎从石头上跌落至山崖下。
袁某某妻子说,感谢白沙公安的及时营救,如果自己的丈夫营救不及时,后果很难想象。
来源:法治时报
作者:宋飞杰
审校:曹飏
编辑:王北
审核:敖坤 吴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