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沪漂,我曾经想过彻底回老公的老家、或者自己老家,免去了房贷压力大、工作节奏快、无法在父母面前尽孝的等等“心酸”。但是思虑良久,最终总发现太不现实。
2005年读大学以后,就离开了家乡,除去寒暑假回家看望父母,与老家的各种办事机构打交道甚少。最深的一次打交道,是在2015年我怀孕的时候。
在大城市打拼三四年,我的户口依然挂在遥远的家乡,证明着我是其中的一分子。当时因需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让弟弟代我前去询问,需要什么手续,答曰需要我本人前去证明,并接受计划生育人口办的一系列检查,确定我怀孕之后才可以办理。并且一再申明,必须是本人前去,拿到证以后,生育以后还要提供上环证明,每隔半年向老家的计划生育办提供未怀孕证明——我哭笑不得,因为当时按照上海的政策(老公上海户籍),我还有二胎生育资格呢。
上海到老家要长途折腾十几个小时,三个多月的孕期,比较怕路上出意外。咨询了一下同事朋友,发现每个人的家乡方式都不尽相同,但也有部分很人性化的。于是请弟弟折腾了两三天,跑了十几趟计划生育人口办,一再申明需要委托办理的原因后,最后人口办也“人性化”地同意了我们提出的折中方案。结果还算可以,只是其中经历的郁闷与焦虑,有点消磨我对家乡的热爱。
2016年3月,由于身份证过期,我回老家办理。一下火车站,眼前画面印象深刻。常识中,一般修路都会有相应替代方案,旁边会有辅路,就是汽车无法通行,也会保证自行车或行人出行。老家的执行者或许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将我们小县城的主干道路,整个中间全部刨开,关键不是一段段来,而是从头到尾全部刨开。路边污水乱流,甚至流进了道路两旁的部分商铺。
而这条道路,在不到10年的光景里,至少大修过两次。上一次的记忆还没擦干,这一次又来一个开膛剖肚,我突然有些同情这条路上的住户,当然也包括我那年迈的父母,由于修路,路不平坦,老爸还在门口摔过一次,也只好自认倒霉。
这两次的经历彻底断了我回老家发展的念头,从此以后再也不提回家的话了。
当然还是要客观说一句,进步一直是在进行的。随着国家一再关于“简政放权便民”的要求,小地方的政府部门办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以前要跑好几个地方的办事机构,现在都在一个大厅里,免去了折腾之苦。
也要客观说一句,大城市的压力始终也是存在的。我是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别说在我们小县城,就是在我居住的上海闵行附近,想找一个合适的岗位也十分不易,只能跑到遥远的浦东新区。我曾经想,为什么企业都喜欢扎堆待在市区,租金又贵,员工也买不起附近的房子,上班路途遥远,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1、在市区意味着交通方便,招人时,招聘范围也可以辐射的更广;2、从事互联网金融的话,会出现客户拜访,高净值客户在市区的范围内更多一些;3、品牌形象显得高大上。
2017年3月,趁着跳槽的空隙回家看望父母,老妈一脸郁闷,养了这么多孩子,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杭州,有的去了上海,唯独没有呆在她身边,对当初努力把我们培养成大学生似乎心有悔意,毕竟同龄人中没有读大学的很多都留在了小县城,父母可以尽享天伦之乐,一家人其乐融融,也挺美。
我心有愧疚,但是也问妈妈,我留在县城可以做什么,有钱或者有人脉,我们家两头都不沾,回去了可能未必就能活得平静舒展,母亲长叹一声,再不多语。
年龄越大越觉得在外的不易,但也深知对于没钱没背景的人来说,回到人情社会更不易。最近有个同事对我说,她的好朋友听了父母的话,回老家的一个国企上班了,不到一年,已经得了轻度抑郁症,太不公平的工作环境是直接诱因。大家似乎已有共识,相对于小地方的人情社会,大城市更开放,机会相对也公平。
所以,对这一代很多人来说,乡愁,也只能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