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情
国内行业要闻
►
连续三个季度!中国买了日本超过半数的出口芯片设备
在美国主导的贸易限制措施刺激下,中国对成熟技术半导体设备的需求明显激增,而日本成为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对中国出口额暴增同比82%。同时,日本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将超过50%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至中国。日本贸易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占其半导体制造设备、设备零部件以及平板显示器设备出口量的一半。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对中国相关设备的出口总值较上年同期暴增82%,至5,212亿日圆(约合33.2亿美元),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去年7月,日本开始实施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日本企业需要获得日本贸易省批准,才能将尖端半导体(如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的制造设备运往友好国家以外的目的地。日本对中国出口激增的背后,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限制措施期间争相购买设备。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9月,中国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了52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设备,同比增长了大约50%,其中从日本和荷兰的进口也有所增加。
►
猎豹移动引领
AI科技潮流:大模型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2024年大模型技术席卷全行业的浪潮中,猎豹移动投资
设立的猎户星空以其务实、高效的大模型技术路线,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带来了AI应用的新机遇。通过打造全链条AI技术体系和提供灵活的落地技术实现方案,猎户星空大模型正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猎户星空大模型以其独特的RAG套件和交钥匙定制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从数据预处理到应用部署的全方位支持。这一服务模式不仅简化了企业在大模型应用开发中的技术难题,还提高了企业的应用开发效率,让AI技术更快地为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最近,创新教育平台“混沌学园”成功引入了猎户星空大模型技术,推出了全新的AI问答助手功能。这一功能通过AI技术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个性化问答,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和体验。混沌学园CTO曾德龙表示,猎户星空大模型RAG套件在处理课程常见问题时能够提供快速且准确的回答,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海外行业要闻
►
苹果iOS 18、iPadOS 18等有望支持谷歌Gemini及其他AI模型
据外媒报道,苹果与
OpenAI洽谈合作并达成协议的传闻,随着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希,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他们在人工智能工具上的着手点是来自OpenAI的ChatGPT,将整合进iOS 18、iPadOS 18和 macOS Sequoia中,使用GPT-4o模型,今年稍晚推出而尘埃落定。
但从费德里希在开发者大会主题演讲中透露的消息来看,确定会支持
GPT-4o的他们,在未来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他在会上就透露未来还将增加对其他AI模型的支持。而在开发者大会主题演讲之后,费德里希和苹果负责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战略的高级副
总裁约翰・詹南德里亚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透露了未来支持其他
AI模型的消息。费德里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认为消费者最终对想要使用的特定模型会有偏好,可能是一个适合创意写作的模型,也可能是一个适合编码的模型,因此他们希望最终能为消费者带来他们希望选择的模型。
►
拿下98%市场!NVIDIA今年已出货376万颗数据中心GPU
NVIDIA的数据中心GPU(包括了面向AI的GPU)出货量达到了376万颗,相比2022年的264万颗增长了112万颗,在2023年全球385万颗数据中心GPU出货量当中,拿下了高达98%的市场份额,与 2022 年的市场份额相近。也就是说,在数据中心GPU市场,AMD和Intel(主要是数据中心GPU Max系列,未包括 Gaudi ASIC芯片)两家厂商加起来在2023年的总出货量只有9万颗。如果按数据中心GPU销售收入来看,2023年NVIDIA也同样占据了整个市场98%的份额,达到了362亿美元,是2022年的109亿美元的三倍多。值得一提的是,据市场研究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的全球独立显卡(AIB)出货量同比增长39.2%至870万张,NVIDIA也以高达8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显然,不仅在面向AI和HPC应用的数据中心GPU市场,NVIDIA具有着垄断性的领先优势,在消费类GPU市场NVIDIA也同样居于垄断地位。
►
甲骨文订单强劲增长,
预示云计算将进一步发展
甲骨文
(ORCL.N)公司公布的产品预订量好于预期,表明该公司在云计算领域与规模更大的科技公司竞争的势头仍在继续。该公司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说,第四财季总剩余履行义务总额增长44%,至980亿美元。剩余履行义务总额是衡量未来合同销售额的指标。分析师预计为739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在过去的两个季度里,甲骨文签署了我们历史上最大的销售合同。甲骨文还宣布了一项新协议,将在谷歌的云基础设施上提供其同名数据库。
►
因滥用搜索领域市场主导地位,谷歌在土耳其被罚
4.82亿
土耳其竞争委员会(
Rekabet Kurumu,下称“委员会”)公布了对谷歌公司滥用搜索领域市场主导地位,在搜索结果中优先展示自己的服务,限制其他搜索引擎竞争对手进入本地市场行为的处罚结果,谷歌被处以约4.82亿土耳其里拉(约合1480万美元)的罚款。目前谷歌暂未就此作出回应。这并非谷歌首次在土耳其因滥用搜索领域市场支配地位被罚款。2021年4月,谷歌因类似原因被委员会处以超2.96亿里拉(约合人民币2.39亿)罚款。另外,2020年,谷歌被处以1.967亿里拉(约合2560万美元)的反垄断罚款,理由是其搜索和精准广告服务算法违反了土耳其的公平竞争法。
►
能科科技:关于收到中标通知书的公告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能传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能传”)于2024年6月12日收到招标代理机构中核(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上海能传为徐大堡核电厂1、2号机组工程EV02主泵变频器设备采购(招标编号:XD924WXR326C11506BD/CNSC-24HDGC021244)的供应商。中标金额149,970,000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64%。
历史报告回顾
一、云计算(SaaS)类:
1、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1:《飞云之上,纵观SaaS产业主脉络:产业-财务-估值》
2、
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2:《海外SaaS启示录》
3、
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3:《港股篇-挖掘最具成长性的港股SaaS赛道
》
二、金融科技类:
1、银行IT 行业深度:《分布式,新周期》
2、万亿蚂蚁与产业链深度研究:《蚂蚁集团:成长-边界-生态》
3、数字货币行业深度_总篇:《基于纸币替代的空间与框架》
4、数字货币行业深度_生态篇:《大变革,数字货币生态蓝图》
三、智能驾驶类:
1、
智能驾驶系列1:《重构产业链生态
》
2、
智能驾驶系列2:《智能驾驶核心—软件!
》
3、智能驾驶系列3
:《激光雷达,汽车智能化中的黄金赛道
》
4、
行业跟踪:《从L9看汽车智能化新趋势
》
5、
行业跟踪:《问界M7软件价值几何?
》
四、人工智能类:
1、80页深度:《全球科技股复盘-云的下一站:AI》
2、ChatGPT 深度(11):《华为算力分拆-全球AI算力的第二极》
3、Chatgpt 海外模型应用复盘:《国内AI奇点已至》
4、行业跟踪:《海外AI高景气度,A股科技静待花开》
5、Sora 行业跟踪:《算力应用再加速》
6、
AIGC 行业深度:《Sora算力倍增,国产架构+生态崛起
》
五、工业软件类:
1、
工业软件系列1:《工业软件,中国制造崛起的关键
》
2、
工业软件系列2:《CAX类工业软件,打破欧美数十年技术垄断
》
3、工业软件系列3
:《CAD&PLM迎来“黄金十年
”》
六、鸿蒙系列:
1、行业点评:《
鸿蒙4.0大模型加持,小艺脱胎换骨
》
2、行业点评:《鸿蒙5.0将至,鸿蒙生态已过万重山
》
3、行业专题:《鸿蒙千帆起,生态全面启动
》
4、
行业点评 :《HarmonyOS NEXT 鸿蒙星河版发布,鸿蒙生态千帆起
》
七 、新能源IT:
1、
新能源IT深度(九):《储能IT,百亿市场亟待解锁
》
2、
新能源IT深度(十):《从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看千亿空间
》
3、新能源IT深度(十一):《虚拟电厂,山雨欲来风满楼
》
4
、新能源IT深度(十二):《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能源IT
研究框架》
八、信创:
1、信创系列(三):《
把握能源信创价值洼地
》
2、
信创系列(四):《数据库:信创的关键环节
》
3、
信创系列(五):《信创时代,国产ERP迎来发展良机
》
4
、信创系列(六):《“三维度”验证信创加速
》
九、数据要素:
1、
行业
跟踪 :《重视数据催化与数据要素政策预期
》
2、数据要素深度报告(三):《擘画数字经济新蓝图
》
3
、数据要素深度报告(四):《启动按钮,“数据要素x”红利释放
》
4、
行业点评:《数据要素×》正式落地,政策与资金齐发力!
十、其他:
1
、网络安全龙头深度:《奇安信:狼性的网安新龙头》
2、网络安全深度报告:《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3
、计算机行业2023年策略报告:《安全为根,枝繁叶茂》
4、行业深度:《国企改革:“科技产业”大变局》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计算机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