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个挺好的现象:
身边30岁上下的年轻人,对定期寿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但是,定寿刚刚在国内出现的时候,可没有这种待遇。
这种在只在一定期限内提供死亡风险保障的产品,一度被人诟病:
死了才赔不吉利;到期不返本纯属白花钱。
但,不管它背负了多少莫须有的骂名,
作为定寿的死忠粉,我都要坚定的为它正名。
在到处贩卖焦虑的时代,定期寿险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真正解决内心焦虑的产品。
而且,只需要很少的钱。
2.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
最新一版《经验生命表》
,一个30岁的男性,在未来30年内身故的概率是9.4%。
也就是说,
每10个男同学里,就有1个活不过60岁。
这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如果不幸早亡的人,刚好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会造成什么影响?
房贷、车贷没人还,孩子教育费用没着落,父母晚年也无人可以依靠。
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点都不过分。
而定寿最大的功用,就是当我们不幸早亡时,
由保险公司支付一大笔钱给我们的家人,替我们
承担未尽的责任。
相较于终身寿险,它的保费极低,
可以
用很少的保费撬动很大的保额
,真正的高杠杆。
对于背了房贷的年轻人、已经成家的小夫妻,还有生了小孩的中年人,
这是一种可以缓解压力的好产品。
3.
在选择定期寿险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保额一定要买够。
如果购买的保额太低,这份定寿在关键时刻就没法发挥作用。
计算保额有两个方法:“负债法”和“身价法”。
【负债法】
就是把自己背负的债务全部加起来,得出保额。
【身价法】
是把自己未来还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估算出来,得出保额。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用负债法算出的保额可能会略低一点,对应需要的保费也会少一点。
第二、 保障期限要覆盖整个工作阶段。
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限,要覆盖我们家庭经济负担最重的阶段。
一般持续到我们退休,也就是保障到60-65岁为宜。
第三. 缴费期限要尽可能拉长。
缴费期限越长,杠杆作用就越明显。
举个例子:
隔壁二狗子买定寿,
20年缴费,每年交2000;
30年缴费,每年交1500;
如果二狗子不幸在第四年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