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筹备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尹国臣日前介绍了中心负责的4项群众比赛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目前舞龙、柔力球、龙舟的预赛已全部结束,6月10日将在南京举行滑板预赛,自由式轮滑的预赛将于7月21日在浙江金华举行。
从与全运同行到与全运同台
“群体项目进入全运会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尹国臣说,“我们过去倡导全民健身与全运同行,现在全民健身与全运同台,这样的转变是历史性的突破,是从全运会项目的竞技体育单极发展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双核联动的转变过程。”
他表示,目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借鉴的关系。竞技体育文化的导向是更快、更高、更强,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研究与探索。而群众体育文化则侧重健全、健美、健康,体现在健全人格、健美形体和健康身心。
尹国臣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互相融合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变。从“同行”到“同台”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从单极发展向双核互动又是一个历史的变革,这两点在群众体育进入全运会以后,给了他很大的感触。
从全国运动会到全民运动会
全运会的筹备过程,尹国臣认为是对群众项目的一次大洗礼。在全运会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一个项目的发展状态将备受关注和接受检验,将推动群众体育项目向符合现代运动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群众项目要改进规则、完善规程和建设人才队伍,一切行为都要符合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在项目的设置上,不能完全像奥运项目纯竞技化,要重视竞赛模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健全、健美、健康的原则,这些都对过去群众体育项目自生自长的模式是一次洗礼。
群众从看客到参与者,能与专业运动员同台竞技,具有重要意义,是从全国运动会到全民运动会的一个转变。尹国臣说,全国运动会和全民运动会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内涵完全不同。但从长远发展看,应该恢复全国体育大会的赛制,因为综合性运动会对每一个项目的促进和发展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今后若恢复全国体育大会,其实可以改革名字,叫全民健身运动会。如果建立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制度,可以将群众覆盖率达到一定比例的非奥群众项目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会进行开展,对这些项目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尹国臣还表示,全运会对群众项目的开展也是一次大推广,在某种程度上会使长期以来群众项目协会在地方发展的地位边缘化、思维老龄化和行为私人俱乐部化的问题得到改变,使项目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从分散化到统一化
筹备过程中,尹国臣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格审查。他说,全运会的‘三个决不’——决不允许专业运动员参加群众比赛、决不允许跨省选材参加群众比赛、决不允许使用兴奋剂,对群众体育是新的考验。就社体中心管辖的项目而言,除轮滑外,其他群众体育项目很少有运动员注册,因此在人员资格识别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对综合性运动会群众项目的运动员资格问题,确实还有许多路要走。总局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运动员管理信息平台,通过项目常规赛日常报名记录每一名运动员的参赛情况,形成信息库,使未来对运动员纯业余的资格能得到认证。
针对参加本次全运会的4个项目预赛,社体中心还对裁判技术人员提出了“三规范”,即行为规范、程序规范、意识规范;对参赛队提出了“三安全”,即参赛安全、生活安全、信息安全;对承办单位提出了“三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职责到位、工作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