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新春的第一个工作日,【
三联听周刊
】又双叒叕刷屏,并再次毫无悬念地导致后台瘫痪,就像上个月的【
网易戏精课
】,就像一直很火爆的得到订阅、
每天听见吴晓波
、樊登读书会、好好说话……
火爆刷屏的背后,除了运营团队的精湛技艺、分销模式的直指人心、大咖助阵的凶猛势能,恐怕近年充斥的知识焦虑也是重要助推。层出不穷的付费内容,像救命稻草般被万众牢牢抓住、恣意追捧,满足着股股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当然,也可能只是囤积欲,甭管学不学,先屯了再说),也抚慰着颗颗知识焦虑的上进心(当然,也可能只是好奇心,假装自己占有即拥有)
一、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相信
有个老问题被再次丢出来——
为什么
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有此一问的焦虑的人们,多半肯定是听过“
知识改变命运
”的道理,其谜底砖家自然众说纷纭。我猜有可能是因为:
你虽然“听了”,但却并没有听懂
;
或者虽然听懂了,却并没有相信
(前提当然是假设你盯上的是真知)。我尝试倒推一下改变命运的思路,姑且神秘地称之为“
改命术
”,可能质地有些粗糙,仅供参考吧:
这记“改命术”大约是
知识改变命运
的内置逻辑算法。获得真正的知识,才有机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认知作用产生行动的动机并促发行动,由行动带来结果,不同的结果构成了不同的命运。所以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该从源头①开始做完全套动作才可能得到⑦。可是不巧,看下红线所示,急着得到⑥或⑦,就干脆希望从①直接干到后面,跳过中间的必要环节、关键步骤的,在我们身边可是大有人在
不按套路出牌,就不好要求太多了
这里面有个关键动作,就是“
内化
”,也就是“内部化”,即
将外部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认知
。这又好比我们吃东西一样,有些东西我们爱吃甚至嗜之如命,有些东西却拒之千里、打死你也不会吃,其实是你相信、认同前者,而否定、排斥后者。我们的大脑比起嘴巴挑剔十倍百倍,让它装进外面的东西更难,而不变的前提是你的相信、认可
你为什么每天都吃饭?因为你相信“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的道理,这个道理早已经内化了,你甚至不需要考虑为什么吃饭,就乖乖地按时吃饭了
戒烟为什么那么难?是因为纵然烟盒上写的很清楚的“
吸烟有害健康
”,你还是不相信,没有打心底里相信、甚至笃信。李笑来老师定义的“
笃信
”更妙:
120%地相信——即便有人打击你,打击掉20%,你依然100%地相信
读书……跑步……减肥……不看头条……晚上不吃鸡……哎,别打人啊,我不往下说了还不行!
二、最高层次的知识是原则
春节期间,我参加
郑州书友会
(
公号:wxbzzsyh
)的
同读饥饿游戏
,与十几位书友结伴通读了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
瑞·达利欧
的大作《原则》,深受启发
余杰有句话不知是否原创,但我信奉多年:
相信一切,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不要怀疑自己的怀疑能力
。所以如果有谁告诉我,“来,照我喂给你的这些知识去做,你就一定会成功”,我的怀疑能力便会
自动满格
。而达利欧很真诚有效地让我放心将这本书读了下去——“
我的希望是,阅读本书将促使你以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发现自己的原则,并最好把它们写下来……尽管使用他人的原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但不假思索地采用他人的原则有可能将你置于风险之中:你的行动方式将与你的目标和性格不符
”——看到吗,他想给的不是鱼,是鱼竿!虽然也附赠了很多鱼,但如果你只是奔着鱼来的,你就舍本逐末、错失城池了
达利欧在开篇导言中说,“
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让你实现生命中的愿望
”,“
假如没有原则,我们将被迫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以预料之事孤立地做出反应,就好像我们是头一次碰到这些事一样
”
再聊聊焦虑的话题。你为什么焦虑?是因为
你每天都遇到很多问题,每天都在找问题的答案,每天很多可能是重复出现的问题,你却每天重复着寻找问题的答案
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困境,都可以拆分为更基础、也更细小的子问题,而子问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规律是有迹可循的。这很像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与构成这个物质世界的元素和原子一般,千变万化中蕴藏着亘古不变的关系结构。一旦你能够找到更多这些底层的代码和算法,你就有更大的本事去驾驭更高维度的情境和状况。所以才说,
原则是最高层次的知识,是根本性的真理,是行动的基础
达利欧的表述则更加精彩——“
我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由于反复出现、不断演进的因果关系。在大爆炸发生时,宇宙所有的法则和力量都被创造、被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发生作用,就像一系列复杂的、环环相扣的机器:星系的构造、地理和生态系统的构造、我们的经济和市场,以及每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机器,它又由不同的机器组成,如我们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机器创造了我们的思想、梦想、情感,以及每个人特性的所有其他方面。所有这些机器一起进化,创造了我们每天遇到的现实。
”
如果达利欧与桥水的40年故事,被你只当故事读了,还是有些暴殄天物。这些故事或热闹或惊险的背后,是达利欧“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失败中成长——抽象原则——学习改进”不断精进的正向循环,是他用生命、用金钱、用同行的伙伴、用全球金融市场逐步试错和验证这套生活、工作原则体系的最佳案例。限于对顶尖金融概念、前沿计算机科学、AI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很多人并不能完全读懂完整的故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观察达利欧教练抽象与完善原则体系的精准动作和不懈努力,并不影响我们体悟原则在今天相当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之中驾轻就熟的强大力量。在此也郑重建议读者们,耐心读完第一部分《我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逐字逐句地阅读后两部分,相互参照、加深理解
三、对待原则的原则,是相信你的相信
佛格森说,“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伊藤穰一在《爆裂》中也有“
指南针优于地图
”
的观点
。《原则》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也没办法帮你开一扇门,而是给你一只指南针——换言之,《原则》中的
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365条分原则
是否真的颠簸不破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找到指南针,在行动的过程中为你指明方向,不管你角逐的是地图上的哪一方土地
如果逐字逐句地细品《原则》,你会慢慢相信,相信其中的部分原则,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原则;并有可能通过对达利欧推演原则过程的观察与模仿,真正找到一些属于你自己的、当然你也相信的原则
。藉由这些原则,不断提升你厘清复杂系统、缕析困难局面的视觉高度,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你升级认知、自我进化的过程。是的,
这扇门是你自己打开的,也只能由你自己打开
所以结论就是,“
对待原则的原则,是相信你的相信
”,而非照搬照抄。“你的相信”,无论是从高手前辈字里行间找到习得的,还是在自己的痛苦挣扎中摸索体悟到的,只有你的相信,才有改变的力量。没有改变?不要怪我的“改命术”不灵,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施错了咒语
如何才能真正地相信?
我们常说,说服别人需要“摆事实、讲道理”,那么让自己说服自己,主要也靠这两招。
摆事实
就是用如山铁证让你眼见为实,用数据、实例去改变、升级你的认知,你凭什么相信我爱你,一定是你看到了我表达爱意的种种行为和事实,绝非仅靠一句”我爱你“;
讲道理
就是用逻辑周延的说理结构一步步推演,我的这篇文字就是在尝试以这样的推演说服你,让你相信我的结论。如果省略掉这个“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相信我,你是不会真心相信的。
如果别人只是把一个知识干巴巴地扔给你,那只是鸡汤,而且有毒,它让你觉得好像挺对的,但就是抓不住
《原则》无疑做到了让你相信的很多努力。傅盛的评价很精辟:“
达利欧本人是个实干家,不是理论家;书中也不是简单地给结论,而是以非常缜密的西方哲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他将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象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一样,一点一点、一层一层逐级推演,总结出简单可循的原则,非常强悍
”。如果你真的是用心在读,多读几遍,别贪快,边读边画边思考边结合自己的处境,如果你的智商在人类均值左右的两个标准差以内,你必会受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