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经验
在这里,阅社会人生,读职场百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2 天前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经验

多名年轻干部泄密被处分!

办公室经验  · 公众号  ·  · 2024-04-19 12:17

正文




































来源 保密观
近年来
失泄密案件中
保密意识淡薄、保密常识欠缺
保密制度执行不严
是导致年轻干部发生失泄密问题的主要原因
值得反思与警醒

典型案例


案例一:遮挡密标,掩耳盗铃

2022年8月,某市直单位新选调干部孙某接收到上级部门的 涉密 会议通知。 孙某将 密级标识 遮挡后拍照,通过微信发送给梁某 。梁某收到后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孙某删除,并向单位领导汇报。案发后,孙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所在部门负责人被给予批评教育处理。

案例二:无知无畏,自欺欺人

2021年12月底,某省直机关业务骨干赵某起草工作总结等多个综合类文稿。恰逢元旦假期, 赵某擅自将多份涉密材料刻录,并通过单位互联网计算机上传至个人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以便回家使用 。案发后,赵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点此加群


案例三:疏于管理,麻痹大意

2020年6月,某县委办公室秘书股股长小张在整理涉密文件时被临时安排外出,他 随手将涉密文件放在了窗台上 。回来后他忙于处理工作,几日后才想起。最终,涉密文件未能找回。案发后,小张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调离工作岗位,相关责任人受到通报批评等处理。

案例四:主观臆断,投机取巧

2021年,某市直机关吴某收到一份上级印发的标注“内部”字样的工作方案, 为方便起草落实方案,吴某使用手机拍摄文件,通过“传图识字”微信小程序扫描识别为电子文档 。吴某后将起草的初稿发送至单位微信工作群征求意见,被同事张某、廖某等多次转发,导致文件知悉范围扩大,给相关工作造成被动。案发后,吴某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张某、廖某等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检查等处理。 点此加群


风险分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