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这辆高铁和谐号要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速,奔向全面小康的站点,关键支撑在于产业。
我国用占全球8%左右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球超过21%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奇迹。
但是我们这不到10%的耕地,却耗掉全球化肥总量的三分之一,农业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部在我国组装完成的苹果iphone手机,美国苹果公司拿走了58%的利润,中国工厂只得到不足2%的组装费用
。中国制造业科技含量总体偏低,处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目前,我国农业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低。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大的行业来说,农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工业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技术前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服务业要扩大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推动服务业优势高效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
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是“十三五”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核心。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更好、工业更强、服务业更优,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