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推动改革创新的社会智库。致力于中国未来改革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创新,提高社会创新意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视频热传!深圳一高速路段电车着火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颜宁开讲!《科学“颜”讲》第一期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一国两制”与大湾区系列之三:政治两制,经济社会一体,让它无边界可好?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 公众号  · 深圳  · 2017-12-22 19:30

正文



编者按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张思平理事长耗时半年深入研究,完成《“一国两制”与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内部研究报告。


本报告全文13万字,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从制度、体制、机制、管理和政策创新的角度,研究大湾区未来的方向、功能和前景,探讨如何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优势,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出建设性、长远性、方向性意见和建议,供国家有关方面参考。


我们将连续十天推出本报告的精编内容, 今天推 出的是第三篇: 全面正确认识“一国两制”,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全面正确认识“一国两制”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困难、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大湾区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的关系。


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前提下,实现大湾区内政治两制、经济社会一体的目标,是大湾区规划和发展中最主要的制度创新。


01 “一国两制”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制约


一方面,历史上“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大制度红利。


假如没有“一国”,没有香港、澳门主权的回归,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也谈不上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


未来如果没有“一国”的前提,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尤其是社会的稳定就不能持久下去,大湾区建设中的很多问题也难以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假如没有“两制”,就没有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独特优势,就难以保障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地位和澳门国际最大的博彩中心的地位,也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大湾区。


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


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如果思想不解放,不全面深化改革,“两制”可能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建设的最大制约。


当前由于“两制”,大湾区内港澳与珠三角九城市之间实际上存在三种隔离:

制度隔离

物理隔离 (即严格的边境管理)

互联网隔离


三种隔离给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造成很多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带上政治化和意识形态的标签,使很多的经济、社会政策不能统一,阻隔了人员、货物、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让人类多元文明的成果不能被大湾区人民共同分享。


深圳陆路口岸日均过境人数超过60万人次,图为福田口岸通关景象。


02 全面准确地认识理解“两制”,是处理好大湾区建设与“一国两制”充分的重要前提


“两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中为香港与内地制定的“制度边界”,也是物理隔离、互联网隔离的根源。


《基本法》第五条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其中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都应该是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具体说来,根据《基本法》规定和精神,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大体上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有关政治制度和体制,主要指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和体 制;


二是有关经济制度、体制和政策,如财税制度、土地制度、自由港政策等;


三是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宗教、文化、社会福利 等有关社会方面的制度和政策;


四是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


五是有关香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规定。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实践,香港在经济、社会制度的很多方面不断被内地所汲取,香港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逐步在淡化;


内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香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对什么是内地社会主义、什么是香港资本主义也有个不断思想解放的过程。


未来大湾区的建设,要求我们对“一国两制”中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理论上有与时俱进的认识。


就目前的认识水平,在香港的制度体系中,只有政治制度是香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和基本属性,是“一国两制”的主要体现,其他有关经济、社会,有关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以及香港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


到现在,仍然笼统地把香港的制度都列入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在内地与香港之间采取制度隔离、物理隔离、互联网隔离,对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进行限制,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建设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需要。


03 以“政治两制,经济社会一体”为方向,逐步实现无边界的大湾区


通过全面分析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看出,除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外,经济、社会、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体制以及香港居民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因此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实行 “一国两制”基本格局应该是“政治上两制,经济社会一体”。


未来,随着大湾区内要素的频繁互通,人民币、港币、澳币三种货币自由流通的需求更为迫切。


政治两制


就是 大湾区的珠三角九城市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香港、澳门的行政管理、立法、司法等方面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