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在亲密关系中偶尔会感受到“耻感”,比如:
因为害羞,不敢说自己的真实需求;
在熟人面前很难表现亲昵,牵手都难;
收到对方表达爱意的举动,当下的反应是愧疚或者不自在。
如果你有类似的表现,可能是陷入了一种“亲密羞耻症”。
今天和你分享,如何走出“亲密羞耻症”,大大方方表达爱和享受爱。
很难开口说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从小被教育要“懂事”“隐忍”,影响持续到成年后,难以开口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生理需求。
这种羞耻感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情感压抑,害怕被贴上“矫情”“不懂事”“不知足”的标签。
久而久之,这些人会内化一种观念:表达需求是可耻的,甚至是不被允许的。
很难在公共场合表示亲昵
有些夫妻关系很好,但一旦在家人或朋友面前,就会刻意保持距离,连牵手都觉得尴尬。
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
许多人从小被教育“要注意形象”“不要让别人看笑话”,因此对亲密行为产生了羞耻感。
不敢享受“被爱”的感觉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人对伴侣的关爱感到抗拒。
例如,当伴侣送礼物或表达爱意时,可能会感到尴尬,甚至试图用“等价回报”来平衡关系。
但这种模式不仅让自己感到疲惫,还可能让伴侣感到挫败。
如何走出“亲密羞耻症”
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对于亲密的渴望。
心理学的“恒河猴实验”结果发现:与进食的渴望相比,身体舒适和亲密接触的渴望更为强烈,也对依恋的形成更重要。
人类对于亲密的渴望,不管是渴望爱与被爱,爱抚与亲昵,都是人的正常渴求都值得被看见和被接纳。
其次,是和伴侣制定“羞耻规则”。
在演出中,台上表演者失误时,观众会自发性地鼓掌、跟唱来表示支持,这个方法也可以应用在亲密关系中。
在感到害羞、内疚、觉得不好意思时,跟伴侣用拥抱、牵手或其他肢体接触的方式。
这样也可以表达此刻的自己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同时也能让爱情,到达一个成熟且充满创造力的高度。
综合:
转载自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
统筹:赵翔
图片:
物道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