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日
致力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日本文化,技术,创意,艺术和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19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19 小时前  
疆土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日

日系杂货店千万间,到底应该怎么逛?

知日  · 公众号  · 日本  · 2021-05-31 22:29

正文



给花样繁多的杂货理出头绪,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称之为「杂」货,那么其中必定是包罗万象的。不同商店、购物网站以及杂货爱好者,对于杂货的理解也有微妙不同。不仅是分类,就连什么东西属于杂货,认真研究上几天,恐怕也不一定能达成一致意见。


日语中的「雑貨」(Zakka)并非我们平时所指的概念,简单来说,中国的传统杂货更乡土,日本则更艺术。这种对日常物件的艺术追求,源自于他们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从平凡中催生出需要动脑创造的艺术,也确实符合日本人「发现日常之美」的观念。



「日常」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因此杂货的范畴也相当广。从功能上看,餐具、茶具甚至衣服都可以包容进去;设计上看,和风、现代,还有北欧的家具也能算作杂货。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日本杂货中的那些家族谱系。



古董系


古董系杂货在日语中可以写作「骨董」(Kotto)或「アンティーク」。 原文「antique」起源于1870年左右,本来是对古希腊、古罗马历史遗物的称呼,后来则是形容欧美上流社会间买卖的珍贵美术品。现在谈到古董系杂货,应该是指高阶文化进入新兴富裕市民阶层以后,在日常工艺品中传播发扬的新类型。它们大都采用复古的设计风格,有多变的纹样和曲线,颜色搭配也各有不同。


古董系杂货铺


古董系杂货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类是古典欧式风格,它们追求华丽、高雅的表现力,制作上精雕细刻,富有装饰性,更像是对王权时代欧洲大陆贵族生活的折射。 从细节上看,欧式风格以曲线、曲面作为构图,多为金色或米黄色,调配上花纹图样。当然也有一些保留了原材料的色彩,如木制品的棕色、铜制品的黄色,以及铁、银制品的银灰色等。


欧式古董系杂货


第二类是东南亚风格,它们多使用天然素材,以棕、黑等深色系为主,在图案装饰上有不少热带民族风情元素,夸张艳丽。 与欧式风格不同,东南亚杂货还有一些纯手工制作的布艺、藤艺,多用于毯、笼、桌椅。


东南亚风杂货


因为进口杂货的流行,日本本地厂商也会制作不少仿制品。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多样化,在表现上也更加多变。小到骨瓷杯,大到家具橱柜,装饰元素融合了不同文化,设计上也会还原过去年代的风格。



和风系


和风系杂货在日语中叫作「和雑貨」。虽然也是传统杂货,但它和古董系不同,更注重表现日式风格。 松竹梅、富士山、浮世绘、樱花、祭祀庆典场景等,都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元素。和风系杂货以小巧精致的居多,就像日式点心一样,看似不起眼,但品味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和风系杂货店


依据不同标准,和风系杂货可以有不同区分方法。使用类型上看,从筷子、行灯、团扇等实用系,到绘卷、招财猫、风铃等注重观赏的物件,应有尽有;材质上看,陶艺、竹艺、布艺、玻璃以及漆器,数不胜数——可以说, 和风系杂货唯一的共同点就在于那多彩复杂的装饰纹样,反映出了日本文化的糅杂元素。


和风杂货


和风系杂货中,有一类被统称为「和小物」,如团扇、包袱皮、荷包等,常常可以在电视、电影中见到;还有一类是「香」,日本的香多种多样,除了国内也常见的筷状香和蚊香盘,还有在和纸中加入香料制成的「纸香」。至于放香的器具,蚊香猪恐怕大家也并不陌生。



和风系杂货不仅在日本畅销,也在海外有大量拥趸。对于那些爱好收集日式生活道具的人而言,真可谓一个巨大的宝库。



北欧系


一般来说,北欧系杂货是指用自然素材生产,设计上呈现简约风格的杂货。 它们注重「功能至上,简洁为主」,将质朴、柔和、简洁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有着很高的人气。


北欧系杂货也有两种类型:

其一更靠近北欧传统文化。 它们使用纯色或者民族特色花式点缀,创意来源于自然环境中的花草纹样,在服饰中可能比较常见。


北欧风杂货店


其二则是现在更为流行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盛行以后,它就以简洁和柔和的线条、大量浅色调的使用而受到欢迎。这类杂货十分看重产品功能的完善。


极简北欧风


北欧杂货之所以流行,和生活环境不无关系。在严冬时节,北欧人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因此他们更关注如何丰富家居色彩。北欧系杂货秉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把「生活」和「物件」两个元素相融合,避开了冷冰冰的功能性,使产品更有亲和力。 北欧系设计重在发挥智慧,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共存,这与日本「敬畏自然之力」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在日本大为流行。

现在不仅有各类进口商品,日本国内也开始制作原创的北欧风格杂货。



文房系


文房系杂货,顾名思义就是平时用的文具和桌上设备。 日本人擅长创造新奇物件,文房则最值得发挥创意。 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用途上,文房系杂货都难以清晰分类,总会有漏网之鱼,让人头疼不知该放在哪个圈子里。


文具杂货店


在文房系杂货中,小刀可以设计成鲸鱼,计算器可以设计成钢琴键盘,最常见的莫过于橡皮,它们在设计师手中,成为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文房系杂货使用的材料也很多样化,有皮制的记事本、再生纸做的铅笔等。


五花八门的设计,并没有埋没文房系杂货在功能上的亮点。有人就设计出了新奇印章,盖出来的不是名字落款,也不是日期,而是可以自由组合的表情文字……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文具杂货


文房系杂货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它们可以通过花哨图案吸引孩子,也能做到极致简约,甚至表现出原材料的形态;这里有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也有在百元店就能买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或许正是这样无限制的设计空间,才让人们得以在头脑风暴中打造丰富多彩的 桌上世界。



现代系


「现代」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从何时算起,国内外是否都囊括,恐怕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这里所说的现代系杂货,比起时间概念,恐怕更偏向于形容艺术领域的界线吧。 现代系杂货就像是摆在艺术画廊中的作品,比起实用性,更注重设计者对创作意图的表达,它们的表现力足以吸引眼球。



现代系杂货的外观造型、颜色搭配都不拘一格。一款简简单单的茶壶,不管是壶嘴还是把手,都可以选择最常见的线条设计,但黑色壶身与白色壶盖的强烈对比,打破了整体性的常规,着实引人注目。即便是一个简单的花瓶,也融合了多种文化,整体为圆身细口的西式风格,细节上又运用了颇具东方特色的花纹图案。


现代系杂货没有代表性的物件,根据设计师的不同,从外观到功能上也都千差万别。对于那些注重实用性的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它们的表现力大于功能性,但如果视其为可以使用的艺术品,说不定会有不少人乐于在家里摆上这么一件。



玩具系


玩具系杂货,真的可以只是玩具,一些商店和购物网站会把它归类到杂货体系中。 这些名其实的玩具面向儿童,所以在功能上要把娱乐和开发能力相结合,也要有多样的色彩和可爱的设计。 玩具系杂货使用耐久轻便的材料,这样在把玩和使用中才不至于轻易损坏。因此,比起易碎的陶瓷和金属,塑料和木制材料更为理想。


玩具杂货铺


玩具系杂货当然也可以很实用,比如一些木制的刀叉,看似可爱,实际上却有自己独特的使用场景。小孩子大都喜欢抓起东西随意敲打,为了在饭桌上满足他们这种习惯和好奇心,同时保证安全性,木制餐具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不仅环保美观,还具有良好的手感。



玩具系杂货的设计需要符合很高的要求, 不仅材料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例如美国制定的「ASTM」和欧盟制定的「CE-EN71」标准),线条设计上也要更圆润,以避免发生磕碰危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设计师发挥创造力,因为只有新颖的外观和丰富的色彩,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



运动系


运动系杂货在日语中是「アウトドア雑貨」,它们面向以兴趣或健身为目的的户外运动人群。比起外形设计来说,便于出行携带、能够适应各类自然环境更为重要。


运动系杂货店


运动系杂货可以分为两类:穿戴用和辅助用。

穿戴用的杂货有衣裤、眼镜、鞋帽、箱包等。 因为需要在运动中提供舒适体验,所以有苛刻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线条的处理、材料的缝制上,比起美感,更偏重体验的稳定性。例如,背包的线条要能贴合不同人的背部曲线,背带也需要在减重上起到实际作用。在这一方面,老字号的专业品牌因为积攒了足够经验,所以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口碑。穿戴类的杂货多采用防水、坚固、轻便的材料,特别是面对日本多雨湿润的气候,必须能长时间适应恶劣的环境;颜色上更加鲜艳,也是为了让人能够在自然环境中一眼就认出目标。


户外用杂货


辅助用的杂货有水瓶、手杖、炊具等,它们在耐久性、功能性上比较突出。 指南针需要足够精确,才能在野外指向中发挥应有作用,而炊具则需要良好的导热和抗摔性能,才能让使用者不受地形环境的制约,及时补充能量。辅助用杂货在设计上重视上手和舒适性,在许多贩售网站上,还标榜着多功能性,就像瑞士军刀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才能让使用者能够以最少的东西,满足最多的要求,轻装上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户外运动的队伍,对于潮流和设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恐怕再过不久,从外观上看,运动系杂货和其他杂货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了吧。



跨界系


严格来说,跨界系杂货和以上几种类别都有交集,之所以单独分出,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宣传为目的。 跨界系杂货给予设计者最大的发挥空间,消费者在选择时,一般也以设计方的身份作为第一标准,杂货本身的设计和实用程度则排在其后。


村上隆x perrier


跨界产品实在是数不胜数,难以说清究竟有多少子类别。 在日本,每年不知有多少设计师和杂货制作商合作,将自己的作品、品牌印制在日用品、玩具上售卖。 例如为了宣传影视、动漫,版权方会大张旗鼓地制作各类周边产品,鼓励粉丝购买。就连日本各地也都有自己「地区限定」的产品出炉,以鼓励地方旅游业发展。跨界系杂货,从玩具到日用品,从现代设计到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图中的商品分别是与动漫角色、设计师品牌合作的,对于知道和喜爱其背后设计者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收藏品,但对于其他人而言,则只是简简单单的金属水杯和多彩毛巾罢了。



跨界系杂货和日本文化密不可分,在这个周边市场繁荣,又极度追求特殊样式、限量商品的消费社会,恐怕短时间内,这股热销的浪潮都不会退却。


看完文章不知你是否对日本的数量繁多,琳琅满目的杂货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这个周末有时间就去周边都市探索一下吧!



周晓宇、曹雅琦 / edit

冇小雨 / illustration

Google / photo

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限时好价-


知日单行本全网发售中
《荒木经惟为中国的大全集》
点击下图查看本书介绍👇🏻
-------------------------------
〖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
石田彻也 坂元裕二 谏山创 坂本龙一 树木希林 BGM之魂 拉面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源氏物语 东京 日本制造 优良设计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