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常识:刘亦菲
饰演的《花木兰》这部电影,是迪士尼1998年动画《花木兰》的真人版“公主歌舞系列片”,该片在当时取得3亿美元票房,不但风靡全美,而且和其他迪士尼公主动画片一样,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孩子的童年回忆。
因此,预告片发布后,各种吐槽“福建土楼”、“唐朝妆容”,“不符合《木兰辞》历史背景”,“英语台词”等等异议声,是
毫无意义
的。这部影片从来并不是一部以北朝花木兰故事为题材,类似《天国王朝》那样的历史战争片。非要用这样的标准来苛求一部真人版动画片,纯系
想当然尔
。
《花木兰》的预告所呈现的内容,是超出预期的,虽然肯定不属于某一真实历史时期,但建筑、妆容、道具,堆砌的确实是各种正宗中国文化元素,也并没有任何欧美对中国的偏见或歧视。这肯定不是一部考究严谨的严肃历史影片,但相信必然充斥着浓郁的货真价实中国风情。
从各种镜头来看,影片所体现的主题是十分正面和积极的,不论是“娴静、沉着、淑雅、守礼,成为一名好妻子,不辱没家族的荣耀”,还是从军后的坚韧、勇敢、善良,不畏困难,不惧生死,这些都是伟大中国女性的美好品德,横越千年,亘古不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权。
“木兰”不同于其他迪士尼公主的一点,就在于她是一名铁血战士,洗尽铅华去直面战争的残酷,灰头土脸、难辨雌雄的军营妆容十分满意,不致于有公布主角人选时「战友怎会分辨不出刘亦菲」的调侃。
而干净利落、行云流水的打戏片段、包括演员刘亦菲对平衡性和柔韧性的掌握,确实是她这个年龄段华人女星中上佳的。
动画片《花木兰》本身就是对《木兰辞》故事的再创造,加入了大量迪士尼式风格的风趣诙谐剧情和台词,“木兰”这个角色同样有活泼调皮的一面,这些都是这部影片在当时大获成功,并在欧美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既然影片并未另起炉灶,大动干戈,而是每个细节都尽可能逼真还原动画,期待在后续预告片中也能陆续看到。
根据国外网站的票选,“木兰”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迪士尼公主,首发预告片后,在各个国外网站的热度同样惊人,成为当日最受瞩目和关注的国际新闻之一。
虽然预告片只有1分半钟,但已足以给所有关心这部影片前景的影迷们“吃了定心丸”,配乐和节奏都燃得动人心魄,刘亦菲饰演的“木兰”,作为这部影片的灵魂“大女主”,并无任何违和之处,相反确实发掘出了此前她在国内电影中所不曾有过的“惊喜”。
因此,只要忠实还原动画,在全球范围内票房大爆(8亿至10亿美刀,甚至更高),是完全可期的。
这本身就是迪士尼用世界最先进的电影工业,拍摄一个已经以动画片形式呈现于其电影宇宙整整20年的故事,能为了巨大中国市场而做到这个地步,也算差强人意了,毕竟他们并没有把花木兰改成黑种人,演员选角也十分符合东亚各国的大众审美,确实是同年龄段演员中的顶尖美人了,再想想取材于丹麦童话的《小美人鱼》……
迪士尼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