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像拍摄而言,环境光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色彩和影调。
看懂自然光并对其加以利用,是每个人像摄影师最基本的必修课。
笔者发布下图之后,一些朋友问道“为什么逆光拍摄,模特的背部还如此明亮清晰呢?”
原因是冬天枯草颜色浅,反光强,半人高的枯草将阳光反射到白衣服上,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光比。
在自然光环境中,大多数时候环境中的物体对光的反射都会对光影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何驾驭自然光,拍出高质量的人像照片?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讲:
1. 不同强度的光照
2. 不同方向的光照
3. 光与情绪表达
4. 光影与构图
5. 利用反射光
6. 选择恰当的时机
7. 后期光影
总结
1. 不同强度的光照
根据明度划分,有强光、弱光和微光。其中,强光环境往往是有阳光直射的户外。此时光比最大,光源冲击力也最强,但是曝光需要更准确,后期的时候,对器材宽容度要求也相对较高,不然容易出现“死白、死黑”的情况。
阴雨天或者室内拍摄的时候,往往属于弱光环境。此时光比相对较小,控制曝光相对容易,很适合新人练习,培养对光源方向的感知。
微光环境多见于夜景,比较考验相机的高感表现以及镜头光圈大小。倘若是在城市环境中,则光源较多,拍摄时需要理清主次。
一个误区:
许多人认为,光线越强,光的质量就越高。
而实际上,光线质量是由画面中光影分布决定的,合理的光影比例和分布可以让照片更有质感。不一定需要强光来达到这一效果。
2. 不同方向的光照
根据方向划分,光照方向可以分为顺光、逆光、侧逆光、散射光四类。每一种光源方向都可以让图片的
影调、风格乃至情绪都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顺光环境下
,往往人物的亮度大于背景的亮度,可以和背景形成反差,突出人物。但是如果光线太强的话,又会导致反差过大,倘若要保证人物曝光正确的话,背景就容易一团死黑。此外,人物因为受光面积较大,影调不强,人物本身的层次感也会较弱。
顺光的特点:
·光影分配:前亮后暗
·视觉效果:主体突出
·拍摄难度:较小
·视觉效果:较弱
在逆光环境下
,人物处于相机和光源之间,光源照亮环境,但是人物处于暗部,虽然人物和背景在亮度上有着很大的反差,有时候也能看见好看的轮廓光,但是人物主体细节较少,面部光影也不美观。此时如果使用反光板补光,往往会给画面增加额外的光源,打破原本的光影平衡,让画面显得不自然。
逆光特点:
·光影分配:前暗后亮
·视觉效果:主体轮廓突出
·拍摄难度:较大
·视觉效果:强
侧逆光环境
意味着尽管人物基本处于相机和光源之间,但是光源与人物形成夹角,形成轮廓光的同时照亮人物一侧,让人物的层次更强,细节相对逆光更多。这一光源位置让曝光和后期处理难度降低,比纯粹的逆光更容易把握。
侧逆光特点:
·光影分配:前暗后亮
·视觉效果:主体轮廓突出,保留一定细节
·拍摄难度:一般
·视觉效果:强
散射光常见于阴天户外
,云层挡住了太阳,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罩将光线均匀地铺洒到每一个角落。由于光影过渡太柔和,缺乏明确的影调,这种情况下不论人物还是环境的层次都不明显。虽然拍摄容易,但是视觉效果较弱。但是散射光也适合特定主题的拍摄,这一点也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讲解。
散射光特点:
·光影分配:无
·视觉效果:较差
·拍摄难度:低
·视觉效果:弱
3. 光与情绪表达
光产生影,这两者在画面中的关系可以给观众带来各种不同的感觉。摄影师也可以利用这二者的搭配来表达情绪。根据光线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把情绪分为三大类:
(该模型只是概括了大多数情况,需要摄影师针对特定场合来应用)
倘若画面中亮部占比重大,那么可以一定程度给观众积极的感觉。
如下图,画面中大部分区域都是明亮的,扩大了视觉上的空间感,进而让人感到明朗和放松。
倘若图片中暗部比重较大,那么就压缩了视觉空间感,进而让人感到压抑的情绪。
如下图,整体的暗也让蒲公英和手臂狭窄的亮部显得格外突出。
因此在该情况下,摄影师应该注意主体的亮度是否足够与环境形成反差。
削弱光比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情感强度。
虽然阴天的时候,照片视觉效果不佳,但也可以让光影带来的情绪削弱,让作者在画面其他方面发挥创意。如下图,选择了阴天拍摄是因为图片的亮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和莫名的云雨,试想倘若图片右边是日落的火烧云,观众的视线也很很难集中到人物身上了。
多光或者多影都可以表现激烈地情感,一般而言,反差越大,情感表达相对越激烈。
4. 光影与构图
在谈到构图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想到画面中的点、线、面。但是除了极简摄影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仅依靠这三个要素是不够的。
因为图片虽然是一个2D的平面,但是摄影师的工作是在2D上展现3D的效果,此时不仅要考虑图片在横向上的构图,也需要利用光影的变化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下图中,三棵明度不同的树配合较亮的背景构建了图片纵向上的空间,人物的位置处于黄金分割并且利用直射光产生了较强的反差和质感,一方面确立人物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将人物放在这个纵向空间的中间位置,加强画面立体感。
同理,下图也是利用前后三棵树和背景来营造空间感,人物的明度和前景、背景形成反差,吸引观众视线。
5. 利用反射光
很多人在面对光比较大的逆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补光。然而人造光源难免会让补光显得生硬。
此时,摄影师可以尽量依靠环境中自然的反光来对暗部进行补光。
下图中,阳光从右后方射过来,让模特把反光率很高的纸船靠近脸部,就可以对左侧较暗的脸部补光,也可以消除法令纹一类的阴影。
而在下图中,让模特蹲下,靠近地面的反射光,也可以在逆光环境中形成合理的补光。
6. 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上文中已经提过,拍摄自然光人像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化,那么拍摄时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而言,一天之中最适合摄影的时间段集中在日出日落前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