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洋参考
陪你发现全球精致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社  ·  这里的烤鱼,为何能让郭沫若称赞? ·  昨天  
中国新闻社  ·  这里的烤鱼,为何能让郭沫若称赞? ·  昨天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云南人的春天,从舌尖开启 ·  2 天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云南人的春天,从舌尖开启 ·  2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一直以为去日本很贵,直到我亲自去了一趟 ·  3 天前  
农视网  ·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洋参考

岁月静好吗?请你看看孩子身上的针眼再说话

西洋参考  · 公众号  · 旅游  · 2017-11-23 19:58

正文

又是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再次让不安全感爆棚的城市中产父母又惊又怒。

《新京报》报道,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3日消息,昨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目前朝阳警方已介入事件调查,幼儿园工作人员表示院长正在配合警方调查因此无法接受媒体采访。


更有多名愤怒的家长介绍,经反复询问自家子女确认, 北京这家红黄蓝幼儿园老师让两名男童一名女童全裸罚站。 家长们要求查看幼儿园监控录像,但遭到园方拒绝。

幼小的孩子被老师用针扎,几乎每个父母都会心如刀割。悲哀的是,针扎事件在幼儿园似乎不是低概率事件。


西洋君身边有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一位深圳女性朋友3岁的娃刚上幼儿园,有天放学回来说再也不想上幼儿园了。这位妈妈左哄右哄,折腾了半小时,娃终于说今天在幼儿园调皮吵闹,被生气的老师拉到厕所用针扎了好几下。


看着娃胳膊上几处针眼,这位要强的妈妈流泪了,一夜无眠。次日她去幼儿园理论,然而园长、老师一概否认,厕所里又没有监控,朋友气得浑身发抖又毫无办法。

当周,朋友就搬家,给孩子换幼儿园。从此,她也患上了疑心病,有阵子天天去幼儿园看监控视频。

针扎、殴打、喂食安眠药、病毒灵甚至裸体罚跪,这是近年国内曝光的幼教机构虐童常用“技巧”。


据财新传媒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经媒体和网络曝光的发生在幼教机构的虐童或疑似虐童事件,已超过 60 起。

中国孩子何辜?!为何受伤的总是他们?为何国内幼教机构虐童事件这么频发?


(PS:文末有视频,记得看下)




1

虐童行为隐蔽性强,必须零容忍严惩


凡是有娃的父母都明白,虐童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伤害, 这些阴影、恐惧感受很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殴打、推搡、扯头发、摔书包、灌芥末... 在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虐童事件中,受害者仅仅是18个月到2岁左右的幼童。他们不停哭泣,旁观的幼儿害怕、发呆,一动不敢动。

最终看到上述视频的当事父母,边看边哭,想必懊悔不已。


弗洛伊德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各种神经症症状几乎无一例外可以追溯至儿童时期的创伤性经历。 如果儿童接二连三地遭受类似的心理创伤,其正常发展的人格就会产生中断,即使长大后采取弥补措施,创伤有所好转,但也可能永远根治不了。

另一方面,幼儿不能及时有效表达自己,虐童行为具有隐蔽性。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撰文认为,熊孩子调皮起来,父母都忍不住要打几下。一个老师,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要说不烦,是不可能的。某种程度上,幼儿教师是一个违背人性的岗位;而面对成人教师,幼儿在在心智与体力上都毫无反抗能力。因此, 孩子的安全不能托付给人性的善,而是要防止人性的恶。

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被该校女老师易某用电熨斗烫伤。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时,易某谎称是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不小心摔伤的。最终易某仅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


有一位美国作家,在深入美国幼儿园的生活之后,发现美国幼儿园同样存在老师态度粗暴,甚至虐待孩子的现象。这位作家给出的建议是: 家长不定期探访幼儿园;仔细观察孩子的异常现象;实时的摄像头。

但在美国,虐童事件不仅是零容忍。只要发生虐童事件, 老师坐牢是肯定的,幼儿园或学校也会被告得倾家荡产。




2

欧美幼儿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准入门槛极高,客观遏制了虐童事件发生


全世界的幼儿教育基本都没纳入义务教育。但客观来说,国外特别欧美国家幼教行业竞争激烈,准入门槛高,教师专业素质好,加上监管、惩罚严厉,大大限制了虐童事件发生。

但在中国,优质幼儿教育供应奇缺,主要民办支撑的幼教机构,不但因资质受抑制,而且质量也堪忧。目前,中国的0到3岁幼儿托管率只有4%。即便3-6岁的幼儿园阶段,不少城市也都存在入托难。 卖方市场提供的服务质量低下,是逻辑上的必然。

根据教育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6岁学前适龄儿童有近6000万名,其中一半孩子因为费用或名额问题,不能接受幼儿园教育。


调查显示,国内城市中56.0%的受访幼儿家长称自己身边有无证幼儿园。《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前两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庞丽娟联合30多名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她还建议, 继续推进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给予民办幼儿园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场地、规模等准入门槛。

公开资料显示,整体而言,我国幼儿园教师学历偏低,硕士学位、本科学位的高学历老师更是太少。同时,中国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骨干教师缺乏”。

据统计,过去的五年间,我国幼师流失了83万之多,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幼师也不过381.8万人,缺口达40%。在本来缺口就巨大的同时,流失还十分严重。



这其中,工作压力大和待遇太差成为主要原因。

超过半数的幼师表示,每天的工作时长在8至10小时,而有22.14%的幼师表示,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而与之相对的,薪资方面,中国幼师的薪酬水平较平均水平低10%至30%。

上海携程亲子幼儿园虐童事件曝光后,有媒体曾经对这家幼儿园的员工待遇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携程亲子园教师招聘要求很低,一个月只有3000至4000元工资。

2016年部分城市幼师平均薪酬统计比较,数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幼师资格有严格要求。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想当一名幼师并不容易,相关的要求和证书一概马虎不得,具体条件包括:


1.必须本科学士学位

2.学位如果非教育院系获得,要补修教育课程和地理专业的学分(具体各州都有要求)

3.通过资格考试才可获得临时或者初级的教师资格证。


现居加拿大专栏作家陶短房也撰文介绍,加拿大要取得幼教资格证书,需经过综合培训、考核,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水平都在观察、考核之列,因为这些在现代科学条件下,都是可以量化的指标。相反,在中国以往几次轰动性幼儿园虐童事件后被许多国人反复强调的“师德问题”并不在考核之列——道理很简单:这种纯主观的指标是无法量化的。




3

岁月静好无法掩饰中产的难堪与懦弱


虐童事件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一种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严厉拷问。问题即: 能不能接受自己其实是一个一筹莫展的普通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懦弱和无助?

记得雾霾的时候,有人说自己家的新风系统是全中国最好的,净化器是最先进的,口罩是最贵的,所以没关系。三鹿奶粉事件时,有人说,我家孩子的奶粉都是香港买的,所以没关系。有医疗事件时,有中产阶级说,我们都是去外国看病的,所以没关系。地铁安检拥挤,中产阶级说,我们是开车上下班的,所以没关系。当幼儿园资源紧缺时,中产阶级说,我们家孩子都是上贵的私立幼儿园,所以没关系。


在一起一起“和我们没关系”的事件里, 中产阶级用钱为自身构筑了一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防火墙,以为用钱可以自救。 还有的人自诩“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教父”,主张中产阶级自救,用钱来隔离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以为可以一直岁月静好下去,这都是很可笑很掩耳盗铃的事情,没有人可以躲得过。

某种意义上,北京的中产和大红门那些“低端人口”是一样的,你的阶层不比他们好过多少。长期的熟视无睹,只会放纵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中国的中产阶级到了一个应该反思的时候了:你的钱真正的可以带来安全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西洋参考之前刊发过一篇 《1亿中产为何花高价也买不到好的服务? 》,就是对这种中产价值观的质疑。

岁月静好吗?

岁月静好吗?

岁月静好吗?


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自己熟睡中的孩子,真正的想一想,你要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请静静的听完这首《正确死亡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