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行政审判讲堂”第四期,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授课,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耿宝建主持,副庭长梁凤云进行答疑。
张相军厅长的授课,围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检察实践”主题,从行政检察职能定位、行政争议化解--检察在行动、检法联动共促诉源治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代行政检察的基本理念、职能定位和总体工作情况,结合检察实践和典型案例,阐释了新时代行政检察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行政检察实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修订后《行政诉讼监督规则》,开展化解行政争议专项活动并常态化推进的做法与成效,包括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下,坚持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牵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加强精细化审查,落实“一案三查”,践行穿透式监督理念,在查清事实、辨明是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监督纠正、以抗促和、促成和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方式,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协同人民法院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支持行政复议发挥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促进诉源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并梳理分析了近几年法检协同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成效、落实“两院”交流会商会议精神新发展,以及“3+N”预防与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他最后指出,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践行“如我在诉”“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的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实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梁凤云副庭长总结时指出,此次授课政治站位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共同需求。张相军厅长结合自身行政检察实践,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高度,从新时代行政检察的职能定位出发,用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全景式地展现了行政检察工作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积极成效。其中,在行政生效裁判、行政诉讼活动、行政非诉执行、行刑衔接等方面的监督,对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张相军厅长提到的过期之诉、遗落之诉等内容,有着很强的警示作用。梁凤云副庭长同时强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多年来坚持法检联动,合力监督行政权力,在共同促进行政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希望各级法院认真学习张相军厅长此次授课的精神,在工作中自觉接受检察监督,积极深化法检联动,努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在随后进行的答疑环节,针对通过法答网提出的五个疑难复杂问题,梁凤云副庭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进行了现场答疑,助推解决地方法院难题,促进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统一,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全国四级法院行政审判条线、行政检察条线以及立案条线负责行政立案的干警,各巡回法庭、国家法官学院、地方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共计两万余人同时在线参加了本期“行政审判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