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一夜“速冻”!0℃以下的寒从早冷到晚 ·  昨天  
河南发布  ·  河南一夜“速冻”,注意防寒保暖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破10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日报

旱地种水稻,武汉一大学做到了

长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18 18:06

正文

走进稻田却能脚不沾泥,

不用费心浇灌也能丰收,

“不爱喝水”的水稻你见过吗?



1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大学获悉,由该校水稻育种创新团队自主选育的两个水稻新品种—— 琴旱优651和旱优718,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既可在水田节水种植,又可像小麦一样在旱地栽培

据介绍,这两个新品种于近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2024连续两年在襄阳老河口张集农场连片两千亩旱播旱管种植, 全程无淹水灌溉,表现出生育期适宜、抗旱能力好、结实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

湖北大学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团队选育的HD9802S不育系及两优287等杂交稻品种在行业内被广泛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曾获得包括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等。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选育目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团队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对接市场,充分发挥在传统育种领域优势,扩大与外部科企单位交流合作,品种选育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团队近5年来独立或联合外部单位共选育10个(次)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团队成员付冬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水稻品种审定数量“只减不增”,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质量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竞争愈发激烈。学校通过审定的两个品种均已被企业提前两年锁定,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开展了试验示范、种子试制试繁等工作, 2025年杂交种子将正式走向市场


记者 | 陈晓彤

通讯员 | 吴珊

编辑| 喻鑫

校对| 彭艳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江日报送福利
长江日报笔记本礼盒、
手机支架等你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