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科技大学
感谢您关注天津科技大学官方微信。我们为你开发了30余种校内外生活、学习和工作实用的互动功能,发送“菜单”体验一下吧。抢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的内容。我们期待与你一起见证科大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促进交流互鉴,凝聚服务合力——记武汉大学学生 ... ·  23 小时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满血回归!右滑开启川大新学期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满血回归!右滑开启川大新学期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3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北方飘来的雪,带来我思念的回信”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科技大学

学分制改革来袭,学生自主选课不是梦

天津科技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6-26 23:06

正文

6月23日,《天津日报》第四版专刊以《天津科技大学:特色鲜明 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题,对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以下内容均转载自天津日报

天津科技大学

特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央部属院校——天津轻工业学院,2002年独立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现有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有本科专业62个。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以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水平人才,15名国家和市级教学名师、17个国家和市级特色品牌专业、14个国家和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9支国家和市级教学团队、31门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为引领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图书馆现代化水平高,拥有多个特色学科数据库,藏书量达到254万册。

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先进的实验设备、完善的学习生活设施、优雅的校园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学子选择天津科大。

进行学分制改革

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017年学校进行学分制改革。一是建立健全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等制度在内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学模式深度转变;二是推进大类招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协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学生工作、人事分配管理、财务、后勤、实验室管理等制度的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形成协同运行机制,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专业除了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外,还有数十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并设置个性化课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培养计划安排的课程,学生可申请免修,经考试成绩达标,可取得学分。学生修满培养计划课程中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和志愿以及学校条件,在入学一年后可以进行专业调整。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辅修双学位专业。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毕业时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7年招收5710人

首推6个专业大类

学校2017年招生专业中新设6个招生大类,分别是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海洋科学类(含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金融学类(含金融工程、投资学)、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招生大类采取“2+2”或“1.5+2.5”的培养模式,学生用两年或一年半的时间修读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经过专业选择(在专业类内)后再用两年或两年半完成专业学习;专业选择贯彻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需要、择优合理安排、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

学校院校志愿录取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政策。学校专业志愿录取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除外),即进档考生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如考生高考成绩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即看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到未录满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学校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均不设分数级差。上海、浙江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录取时执行该省市相关规定。

与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现有教育部批准的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加入教育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国外多所高校签订“3+1+1”、“2+2”、“3+2”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在学期间申请赴国(境)外参加长期留学或短期交流。

学校于2007年加入《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东华盛顿大学等10多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生物、食品、化学、英语、管理、计算机、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申请赴美进行为期两年的交流学习,修满学分后可以获得中、美两国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美方大学可提供部分奖学金。

另外,学校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塔斯玛尼亚大学,芬兰拉普兰塔理工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德国塔姆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日本福山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学生可在本科学习期间赴外留学,部分交流项目修满中外双方规定的学分可获得双方的学位证书。

学校2017年有三个面向全国招生实施本科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举办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在天津科技大学注册外,南十字星大学负责学生在澳方学籍注册事宜,有12门主干课程由澳方派教师面授并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修满规定学分课程且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取天津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2、与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合作举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专业,其中日语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由日方教师面授,第一外语为日语(零起点),并开设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达到留学日本条件者,在学期间可申请赴日留学一年,毕业获取天津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3、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合作举办的生物工程(酿造与蒸馏)专业,实行“3+1”办学模式,三年在国内学习,符合条件者赴英国学习一年。部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由英方派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赴英留学的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课程且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取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天津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其他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课程且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取天津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拓展轻工特色 培育行业中坚
继续实施“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

历经59年的发展,学校建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硕士、农业硕士),其中工程硕士涵盖14个领域。学校建有“发酵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4个国家特色专业; 13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财务管理、工业设计、动画;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工程。

学校在2017年继续实施“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在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培养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多途径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

2017年实验班安排有机械电子类、材料与化工类、工商管理类、食品与生物工程类等,涵盖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2017年实验班取消高考直招计划,全部在新生入学后通过考试选拔。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能力,注重工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组建基础课教学团队,重点建设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科研实践训练和工程素养培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选派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授课,组建导师团队,为学生开展学业规划指导、科研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

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获得奖学金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可获得更多的参加各类科研实践项目的机会,学校选派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学生毕业时,如学习成绩突出或在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实践方面有突出表现,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卓越人才实验班荣誉证书”。

2017年学校依托中兴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设立通信工程(中兴实验班),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基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移动通信技术方向专业人才。

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