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5日)商务部披露了2024全年“以旧换新”补贴相关数据,并进一步明确2025年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事实细则,预计补贴范围涵盖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以及今年新增手机数码产品。
补贴规则显示,
2025年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购新补贴。
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针对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品类,总体仍然维持2024年同等补贴水平。例如,在购买2级能效能效标准的家电产品时,补贴最终销售价格的15%;购买1级能效家电产品时,补贴最终销售价格的20%。
据初步统计,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超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600万台,家装厨卫换新补贴产品约60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其中,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家电产品销售额占比达九成以上,家装厨卫“焕新”中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1000万件。
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的销售增长让不少家电品牌直接受益,并积极响应2025年的新一轮家电补贴活动。而2025年新增的数码产品换新补贴,则引来了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2025年手机补贴的带动情况。随着国家补贴标准的公布,6000元以下的数码产品将有望迎来换新潮。
而该价位也几乎包含了国内中高端机型、大部分品牌的产品。
2024年手机ZDC报告显示,超过80%的用户更关注4600元以下的产品。其中,有41.5%的用户高度关注2000-4599元价位段的产品。该价位也成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厮杀”的重点,尤其集中于荣耀、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
据梳理,2024年热门价位上新产品最多的是vivo,全年总计推出11款机型(含Pro、mini等款式),涵盖主品牌vivo和子品牌iQOO。其次是荣耀、OPPO、小米,分别推出了6款、6款和5款。
相较于2024年的旧款机型,2025年一季度的新机发布节奏将有望率先承接本轮数码产品补贴消费热情。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15 Ultra、三星Galaxy S25系列、OPPO Find X8 Ultra已进入预热阶段,预计1月末至2月就将陆续上市发布。Vivo和华为相关新品或将于二季度初陆续发布。
小米旗下中低端手机子品牌红米在2025年1月2日就已发布了REDMI Turbo 4的多个型号产品,售价最高2499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4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80亿部,同比增长7.2%。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38亿部,同比增长15.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1%;上市新机型369款,同比下降2.9%,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3.9%。预计2024全年国内手机消费仍将维持稳步增长态势。
早在2024年8月国家以旧换新相关补贴落地以来,国内多个省份就已开启省内针对手机等3C产品的补贴优惠。
其中,广东省开始最早、补贴金额最大。2024年广东多个城市针对手机产品以销售价格10%进行补贴,每件产品最多补贴不超1000元;针对平板、智能穿戴设备补贴比例为15%,每件补贴不超2000元。在2024年双11大促前后,江苏、贵州、浙江等省份也陆续追加了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消费补贴,单件产品补贴金额在500~1500元不等,补贴细节根据各个省份财务情况而定。
TechInsights报告显示,各个省份的追加补贴与商家线上线下大促合力带动了2024年双11期间(10月14日至11月11日)智能手机产品销量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
在热门旗舰手机产品之外,2024年各大品牌折叠屏产品起售价均有所下降,其背后是折叠屏手机类型尝鲜热度正在退潮。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0万部,同比增长2%,较此前数年增速有所下降。国内不少厂商推出的AI+折叠屏的新品未能带动相关产品需求的显著回升。甚至有部分消息称,国内已有手机厂商考虑放弃折叠屏相关产品研发。
重重压力之下,有市场观点认为,折叠屏形态问世已有5年,但依然需要解决产品价值点位、耐用性等因素来维持需求延续性。
最新售价显示,多数小折叠产品、部分大折叠产品也已进入6000元价格补贴范畴。当前政策最高补贴500元左右将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产品尝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