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相机已经三年多,在公众号有分享过自己拍的一些照片,也有不少朋友问过我关于是否买相机,如何选相机之类的问题。
据不权威统计,相机是排在 Kindle 之后吃灰率第二高的电子产品。
由于相机价格并不低,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满心欢喜买回来一个相机,拍了两次之后就放在角落里吃灰,无疑是一件令人心疼的事情。
所以这篇文章试着回答一个最最最基础的问题——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一个相机?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相比于手机,用相机拍照的区别在哪里,当然,也可以直接拖到文章最后看结论。
近 20 多年以来,图像传感器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喜爱最常用的拍照设备,在市场上和相机相爱相杀,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参见文末的第三篇推荐阅读。
其实,手机和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关键的区别也不在性能参数上,而在于——
相机比手机能满足更多的影像创作的需求。
那相机是如何满足更多的影像创作需求的呢?我们可以来看一看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手机和相机拍照在流程上的几种情况。
看到想要拍的对象或场景
掏出手机对准咔嚓一下
② 用手机拍照(要拍得好看型)
看到想要拍的对象或场景
考虑一下取景和构图
拿出手机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感觉合适然后锁定对焦和曝光
最后咔嚓一下
③ 用相机拍照(较专业型)
看到想要拍的对象或场景
考虑取景和构图
选择镜头或焦距
考虑所需景深大小
调整拍摄位置和光圈大小
考虑环境光线条件
调整 ISO 和快门(及白平衡)
获得想要的曝光
选择对焦点并对焦
最后咔嚓一下
对比上面的三种情况,我们就知道,要把相机的潜力发挥出来,需要了解的参数功能其实是比较多的。
大家数数其中的专业名词就知道——焦距、景深、光圈、ISO、快门……在使用手机拍照的时候,
这些要素
是少有人会去摆弄的。
在使用相机拍摄的时候,当拍摄的外界条件,比如环境光、拍摄对象等改变时,要将 ③ 中的一系列操作短时间内完成才能获得一张没有硬伤的照片。
当然,使用相机的自动挡也是可以的。
然而,使用自动挡仍然发挥不出相机的创作潜力,但是可以获得画质更好的,像素更高的照片。
如果你喜欢旅拍,喜欢记录生活又对倒腾相机的各种功能参数没兴趣,那就带个口袋型相机多多使用自动档也是很好的。
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和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差别在哪里?可以直接看下面照片的对比(经过 iPhone 自带照片应用简单调色):
左:
X-T3 XF35mm 1/100s f/2.8 ISO1600
右:
iPhone XS 1/50s f/1.8 ISO200
可以直观看到,相比手机,相机在成像画质、虚实效果、焦点凸显、噪点控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在 PS 中放大到 400% 看会更加明显。
如果你对于上面照片的对比感觉很强烈,觉得照片就应该追求更好的视觉呈现,而且有想要了解如何控制曝光、如何控制景深的想法。欢迎入坑哈哈哈,现在不入估计你以后也会入的 [Doge]。
虽然相机比手机更专业,但是手机仍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轻便、随身携带和傻瓜操作,随时想拍就拍,这个就不多说了。
重点是,还有部分机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
比如 iPhone 的最近两代机型,支持 4K,60fps 的视频拍摄,以及 1080P,240fps 的升格慢动作,最新一代 iPhone 还支持多焦段同时拍摄和录制,简直炸裂。
上面参数不大清楚没关系,简单的说就是非常牛逼,很多相机都是没有搭载如此强的视频功能的。
另外,手机的慢动作、自动 HDR 和延时摄影等等功能都是很提升朋友圈逼格的,而且操作非常简单。
下面视频中后边两段延时都是手持手机拍摄的: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让手机的成像画质和其他虚化、景深等方面特性完全赶上相机及其匹配的镜头群是不可能的。
即使现在一些手机推出了 1 亿像素,但是这个 1 亿像素仍然是打不过普通的 2000 多万像素 APS-C 画幅相机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手机也可以进行摄影创作,每年的 IPPA 大赛都会评选出很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