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喝干了瓶中最后一滴酒,打开便携音响。
左小幽幽的唱:
穿越旷野的风啊 慢些走
我用沉默告诉你 我醉了酒
飘向远方的云啊 慢些走
我用奔跑告诉你 我不回头
乌兰巴托的夜啊 那么静,那么静
连风都不知道我 不知道
乌兰巴托的夜啊 那么静,那么静
连云都不知道我 不知道
游荡异乡的人啊 在哪里
我向来是不主动喝啤酒的,也不喜欢,用我妈的话说,那东西就跟喝药似的有啥好喝。突然想起有个邻居关于啤酒的彪悍解读:每逢他老公要出门喝酒,她都扯开嗓门喊,又喝那马尿去,滚了就别回来。直到2010年初秋在尼泊尔4500米的山上用能买一箱啤酒的钱喝了一瓶喜马拉雅(尼泊尔当地名气最大的啤酒,就相当于中国的雪花或印度的Kingfisher),我开始喜欢这种淡淡的苦涩味道。
关于啤酒,我还想补充两句:对比中国,尼泊尔和印度的啤酒可贵的很。
有时,这种寂静让人感到惶恐。还好,有三个人结伴而行。我和小安相识于拉萨,在樟木关口捡了米米。提到要走安娜大环,三人一拍即合。相处一段时间,大家都是江湖中人,自然相谈甚欢,很是融洽。在路上,有合适的旅伴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小安和米米都是酒徒,每顿饭都吵着要喝酒,我怎么带这么两个女人来爬山啊!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喝,从郁郁葱葱的树林喝到白雪皑皑的山顶,从一瓶10元喝到一小杯10元,通常我都是冷眼旁观。这两个家伙不顾淑女,不畏高反,随着海拔的升高,越喝越High,还美其名曰:啤酒是保持青春的一副良药,是登山徒步的动力源泉。
在冲顶的前一天,海拔:近五千;地点:尼泊尔安娜大环线某村某旅店的2楼;人物:小安,米米,我。
耳边有风,缓和的风略过杨树顶,隐约听见沙沙声。我们3个坐在晾台上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小安酒瘾又犯了,说,来瓶酒吧。
米米马上附和,如何美景少了酒怎么行。
我愁眉不展,苦口婆心道,两位姑奶奶,知道现在海拔多少吗?再忍忍,等明儿冲过了此行最高峰,再说。
别跟我扯这个,明天庆祝胜利肯定是要喝的,今天是为了预祝成功而喝。你看人家上战场临行前都要喝上一碗酒,而且喝完之后还要一摔。小安拿着烟灰缸做摔碗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米米跟我打江湖大侠牌。今日有幸我们三人相聚于此高山之上,良辰美景在前,怎能少了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