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1
张 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100001
范城恺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3010001
美国就业数据噪声较大。
美国1月新增非农不及预期中位数,但考虑到山火、严寒天气等影响,仍在预期范围内。此外,1月新增非农低于预期不到3万人,但前两个月数据累计上修10万人,足以弥补这一“预期差”。年度基数调整后,2024年新增非农月均16.6万人,不仅低于2023年的21.6万人,也低于2015-19年平均的19.1万人。美国1月失业率超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4.0%,其中失业人数环比小幅减少,劳动力人口(因基数调整原因)而大幅上升。1月时薪增速超预期,但可能受山火和严寒天气等因素影响,令劳动力市场暂时紧缺,这也体现在非农平均每周工时下降。美国12月职位空缺数超预期下降,导致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比值回落至1.10,处于近一年较低水平,也低于2019年均值的1.19。
整体来看,美国1月就业数据因基数调整、天气和灾害等原因,噪声较多;多数指标偏强,但不至于“过热”,就业市场整体状况仍不强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最新就业数据固然不支持联储短期降息,但对于年内降息决策的参考意义不大。
海外经济政策。
1)美国:
美国向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计划暂缓实施30天。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新政府将继续支持“强势美元”;将专注于10年美债利率而不是施压美联储降息。
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将“谨慎”评估前景,提及金融市场高估值,较少提及特朗普政策影响。美联储官员本周讲话整体偏鹰,预计通胀缓慢回落,降息方面需要谨慎,利率年底前可能温和走低。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超预期上修,ISM制造业PMI创两年多新高;但ISM服务业PMI大幅低于预期。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去年7月以来新低。据CME FedWatch,截至2月7日,美联储3月降息25BP的概率为8%,较一周前的17%大幅降低;2025年末政策利率加权平均预期为3.88%,高于前一周的3.77%。
2)欧洲:
欧央行官员讲话偏鸽,
表示应随时准备降息至中性利率水平以下。
欧元区1月HICP同比录得2.5%;1月制造业PMI创近半年新高。
3)日本:
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发表讲话称,
日本央行必须将利率提升至名义上被视为中性的水平,
这至少需要达到1%左右。
全球大类资产。1)股市:
全球股市涨跌分化,恒生科技、创业板指数等大幅上涨,欧股小涨,美股小跌。
美国方面,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综指整周分别下跌0.2%、0.5%和0.5%。宏观层面,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就业偏强、联储表态偏鹰派等,对风险偏好仍产生压制。欧洲方面,欧洲STOXX600指数整周上涨0.6%。亚洲方面,DeepSeek的积极影响延续,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9.0%。
2)债市:
中长端美债利率下跌,10年美债利率下破4.5%。
尽管就业偏强、联储偏鹰,但贝森特讲话称,新政府在降低借贷成本方面更关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对中长端美债利率产生明显压制。10年美债收益率整周下行9BP至4.49%,10年TIPS利率(实际利率)整周下跌9BP至2.07%,隐含通胀预期整周持平于2.42%。
3)商品:
油价续跌,金铜续涨。
布伦特和WTI原油整周分别下跌2.7%和2.1%,分别收于74.7和71.0美元/桶。市场担心潜在的贸易战可能削弱石油需求,美国原油库存激增,以及特朗普重申将提高美国石油产量的承诺,均施压油价。黄金现货价整周上涨2.2%,收于2874.7美元/盎司。美国贸易政策抬升避险需求,叠加贝森特讲话令美债(实际)利率大幅下跌,推动金价再创新高。
4)外汇:
美元指数整周下跌0.38%至108.10。非美货币中,日元、加元、澳元等涨幅较大。
日本方面,日本央行官员讲话令加息预期升温,日元兑美元整周大幅上涨2.51%;美元兑日元收于151.41,创去年11月以来新低。人民币兑美元整周下跌0.33%,美元兑人民币收于7. 2889。
风险提示:
特朗普新政超预期,美国通胀和经济不及预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超预期,国际地缘局势超预期等。
美国1月新增非农不及预期中位数,但考虑到山火、严寒天气等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在预期范围内。
具体来看,美国2025年1月非农新增就业14.3万人,预期中值17万人,路透调查预期范围介于 6 万至 25 万之间。美国劳工统计局称,1 月份南加州的山林大火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严寒天气对就业人数“没有明显影响”;但家庭调查显示,有 57.3 万人因天气原因未能上班,创 2011 年以来每年 1 月份的最高值;
服务业(尤其休闲和酒店业)新增就业减少较为明显。
此外,1月新增非农低于预期不到3万人,但前两个月数据累计上修10万人,足以弥补这一“预期差”。
本次BLS更新了就业人数基准,部分归因于此,2024年11月和12月前值分别上修了4.9和5.1万人,累计上修了10万人。本次修正后,2024年1-12月新增非农月均下修了2.0万人至16.6万人。
调整后,
2024年新增非农平均水平不仅低于2023年的21.6万人,也低于2015-19年平均水平的19.1万人。
美国1月失业率超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4.0%,其中失业人数环比小幅减少,劳动力人口(因基数调整原因)而大幅上升。
具体来看,1月U3失业率为4.0%,低于预期和前值的4.1%;U6失业率持平于7.5%。1月失业人数环比下降3.7万人,劳动人口环比增长219.7万人,劳动参与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62.6%。
1月时薪增速超预期,但可能受加州山火和全国严寒天气等因素影响,令劳动力市场暂时紧缺,这也体现在非农平均每周工时下降。
具体来看,美国1月平均时薪同比和环比增速分别达到4.1%和0.5%,高于预期的3.8%和0.3%。1月平均每周工时下降至34.1小时,持平2020年3月(新冠疫情冲击时)水平,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12月职位空缺数超预期下降,导致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比值回落至1.10,处于近一年较低水平,也低于2019年均值的1.19。
具体来看,美国12月JOLTS职位空缺760万人,创3个月新低,较11月显著回落。职位空缺率从4.9%下降至4.5%,创2021年以来次低水平(仅次于2024年9月的4.4%);12月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由前值1.15回落至1.10。
整体来看,美国1月就业数据因基数调整、天气和灾害等原因,噪声较多;多数指标偏强,但不至于“过热”,就业市场整体状况仍不强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最新就业数据固然不支持联储短期降息,但对于年内降息决策的参考意义不大。
市场对这份就业数据反应也相对平淡:
2月7日非农数据公布后,10年美债利率整日收涨4BP至4.49%,但整周仍累计下跌9BP(主因贝森特发表关注美债利率的言论);美元指数当日收涨0.37%,但整周下跌0.38%;美股三大指数当日和整周均收跌,黄金价格当日和整周均收涨。
2.1 美国:贝森特讲话,联储偏鹰
美国向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计划暂缓实施30天。
据央视新闻
[1]
,当地时间2月3日下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后表示,美国将暂停对加拿大加征关税至少30天。特朗普本月1日签署行政令,将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当地时间2月3日早些时候,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话。两人在通话后都宣布,美国和墨西哥同意将加征关税的措施立即暂缓一个月执行,并继续进行谈判。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新政府将继续支持“强势美元”;将专注于10年美债利率而不是施压美联储降息。
2月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将继续实施“强势美元”政策。在被问及特朗普是否希望降息时,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在降低借贷成本方面的重点是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而不是美联储的基准短期利率。贝森特重申了他的观点,即通过增加能源供应,会降低通胀,并重申了其经济政策口号“3-3-3”,这指的是将财政赤字GDP占比从近年来的超过6%降至3%,每天增加300万桶石油产量,以及维持3%的经济增长率。针对将特朗普2017年的减税政策(其中大部分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进行有时间限制的延长时,贝森特重申支持将减税措施永久化。
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美联储将“谨慎”评估前景,提及金融市场高估值,较少提及特朗普政策的影响。
美东时间2月7日,美联储公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报告中,联储对美国的经济状况持乐观态度,称通胀在2023年显著放缓后去年略有缓和,仍一定程度上高于联储的目标2%,通胀预期似乎与这个目标“总体一致”;劳动力市场在一段时间放松后已经企稳,去年下半年失业率平稳处于较低水平;得益于消费者支出强劲增长,去年GDP稳步增长。报告认为美国经济稳健,但也提到金融方面的一些风险,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影响,则鲜少提及。在评价金融稳定性时,报告指出在一系列市场,估值相对基本面而言仍较高,包括股市、公司债和住宅房地产市场。报告很少提及今年特朗普上台后的影响,仅两次提及关税,称征税前景推动美元近期上涨。
美联储官员本周讲话整体偏鹰,预计通胀缓慢回落,降息方面需要谨慎,利率年底前可能温和走低。
2月4日,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表示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通胀基本趋势减弱,暂无降息紧迫性。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预计名义中性利率在3%-3.5%,并准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等待。今年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美联储可能会暂时按兵不动,但他仍预计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利率将会下降,联邦基金利率的平衡水平将明显低于当前。2月5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称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经济仍然保持着持续动能,美联储可以慢慢观察数据和政策的变化。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预计通胀回落将持续,不过这一进程可能会比较缓慢。2月7日,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预计,政策制定者们能够在今年年底前“适度”降低利率。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稳定的就业市场让美联储有时间耐心地做决定。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表示2025年的选择可以归结为“尽快”恢复降息或“相当长一段时间”维持利率不变。
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超预期上修,ISM制造业PMI创两年多新高;但ISM服务业PMI大幅低于预期。
2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1.2,高于预期和前值的50.1,为去年6月起首次回升至50以上。1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为52.9,与预期持平,大幅低于前值的56.8,创去年4月以来新低。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为50.9,创2022年9月以来最高,高于预期的50,前值为49.3。分项方面,新订单指数55.1,为2022年5月以来最强;就业指数为50.3,是自去年5月以来首次扩张,较12月45.3显著改善;自有库存指数从12月的48.4下降2.5个点至45.9,表明制造商的库存水平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美国1月ISM服务业PMI为52.8,大幅低于预期54.3和前值54.1。
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去年7月以来新低,为67.8,大幅不及预期的71.8,1月前值为71.1。
美国最新初请失业金人数略高于预期,续请失业金人数走高。
截至2月1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1.9万人,高于预期的21.3万,前值由20.7万人修正至20.8万人。续请失业金人数增长至 188.6万人,前值由185.8万人修正至185万人。
据CME FedWatch,截至2月7日,美联储3月降息25BP的概率为8%,较一周前的17%大幅降低;2025年末政策利率加权平均预期为3.88%,高于前一周的3.77%。
2.2 欧洲:欧央行偏鸽,制造业PMI向好
欧央行官员讲话偏鸽,表示应随时准备降息至中性利率水平以下。
2月3日,欧洲央行管委兼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将增加经济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降息。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我们不应排除欧盟作出任何反击的可能性。同日,欧洲央行管委西姆库斯表示支持3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可以允许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增加了不确定性。预计3月后将再降息几次。2月6日,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表示,为了维持通胀在2%,可能需要将利率控制在中性利率以下。明确保持利率的下行趋势,支持逐步降息25个基点。同日,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连恩表示,欧洲央行应随时准备将借贷成本降至中性水平以下,以提振经济增长。
欧盟提议降低美国汽车进口关税,避免贸易战发生。
2月8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2]
,一位欧洲资深议员表示,作为避免与特朗普爆发贸易战的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将提议削减美国汽车进口关税。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熟知与白宫缓和紧张关系的谈判情况,他透露,欧盟愿意将10%的进口关税降至更接近美国征收的2.5%的水平。
欧元区1月HICP同比录得2.5%;1月制造业PMI创近半年新高。
2月3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HICP同比初值录得2.5%,预期2.4%,前值为2.4%;核心HICP同比初值录得2.7%,与预期和前值持平。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终值46.6,高于预期的46.1,前值为45.1,创近半年新高。欧元区1月服务业PMI终值51.3,低于预期和前值的51.4。德国1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45,创8个月新高。
2.3 日本:加息预期升温
2月3日,日本公布1月货币政策会议审议委员意见摘要。摘要显示,
日本央行成员表示物价趋势向2%目标上升,
通胀预期上升。通胀率连续第四年超过2%,成员建议加息时机为中性。日本经济能应对美国新政策压力,预计美联储将停止降息。成员认为价格上涨风险增加,需继续提高利率以保持经济稳定。警告日元快速贬值不可取,需适时调整货币支持以防金融过热。
日本央行官员讲话提振加息预期。
2月6日,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田村直树发表讲话称,价格上行风险正在累积。目前对加息产生的影响没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日本央行必须将利率提升至名义上被视为中性的水平,这至少需要达到1%左右;
必须在2025财年下半年至少将利率提高至大约这一水平。日本央行必须分几个阶段适时加息,并不一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加息,需要仔细研究适合经济的短期利率水平。在保持1%的中性评级利率的前提下,将根据实现通胀目标的可能性逐步提高利率。不应执意实现2%的通胀目标,只要日本正走在适度的物价上涨的道路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