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全国多地蛋市的价格变动,以及来自蛋先生工作室的观点和信息。文章包括产区均价、销区均价的变化,全国蛋市的混乱情况,贸易环节“恶意低开”的争议,实际库存和跌幅与往年的对比,以及蛋商、老鸡的相关产品和未来蛋价走势的预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国多地蛋市价格变动
文章介绍了产区均价和销区均价的变动,以及涨跌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关键观点2: 贸易环节“恶意低开”的争议
文章指出贸易环节被指责“恶意低开”,但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说明了开市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关键观点3: 库存和跌幅与往年的对比
文章通过对比历年数据和当前实际情况,说明了当前库存水平和跌幅与往年大体一致。
关键观点4: 未来蛋价走势的预测
文章预测了未来几天下游市场的补货需求,以及正月十五前蛋价的可能走势,并强调了行业未来的盈利潜力。
正文
昨天(2月3日星期一)全国多地已恢复报价,其中产区均价3.26元/斤,比腊月高点4.28元跌了1.02元;昨天销区均价3.66元/斤,比腊月高点5.56元跌了1.9元/斤。今天(2月4日星期二)全国蛋市较为混乱,涨跌趋势不一致,有涨、有落,还有稳,各地走货快慢不一。
由于开市价大幅破位,全国普遍跌破3.5元,河粉等低价区甚至破3了,使得那些去年大肆扩张的人难以接受,于是把矛头纷纷指向蛋商,认为贸易环节存在“恶意低开”的嫌疑。这年头“恶意”一词已被严重滥用,农民工追讨血汗钱是“恶意讨薪”,观众对夸张的《蛟龙行动》不买账是“恶意差评”.....现在居然轮到蛋商了。
提高产蛋率,防治输卵管炎,有效避免开产迟,上高峰慢、高峰鸡掉蛋等问题。一个疗程7-10天,可拌料,可兑水,无抗无药残。 历年正月消费都大同小异,节后开市价,以及正月行情主要取决于节日期间的库存。据蛋先生多方核实,目前产区库存最多5天左右,库存水平与往年大体一致,所以正月开市价与腊月高点之间的落差也与往年大体一致,都在1元左右。比如大家普遍诟病的河粉,腊月高点在175-180元/45斤,正月开市价在120-130元/45斤,跌幅为50-55元/45斤(即1.11-1.22元/斤),并未超出往年跌幅。
以上对比说明贸易环节不存在所谓的“恶意低开”,如果把今年开市价定性为“恶意低开”,那么每年都是“恶意低开”。蛋先生认为,今年正月的开市价客观反映了当前的实际库存、以及存栏量和饲料成本。
与历史数据相比,节后跌幅是正常的,但当前蛋价确实偏低。从产区均价看今年开市价在过去7年中仅排名倒数第三,略高于2019年和2020年开市价。从核心产区之一辛集看(如上图),当前价格在过去13年同期中也排名倒数第三。但从图形中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正月开市价太低,而腊月没有明显冲高,腊月高点就4块出头,正月肯定3块左右,一切合情合理。
腊月为什么没有明显冲高?不外乎存栏高,消费差,消费差是次因,存栏上升是主因。存栏高是蛋商的错吗?难道有人逼着你扩张吗?所以不要把自身过错通通推到别人头上,赚钱了是自己牛逼,亏钱了就是蛋商“恶意低开”或蛋先生“恶意唱衰”。
吉肥灵,待淘老鸡必备!
老鸡快速催肥增重,15天增重2-5两,毛色鲜亮,鸡冠发红,卖相十足。
其实也不必太悲观,虽然北京及其周边产区尚未开市,但从已经开市的数据看,基本符合蛋先生节前的预期,低价区多在3元左右,高价区在3.3-3.4元。虽然河粉暂时破3了,但并未大幅跌破当天饲料成本,其他地区多在综合成本边缘徘徊(目前北方每斤鸡蛋的饲料成本在2.7-2.8元之间,综合成本在3.2-3.3元之间),而且今天河粉走货有加快的迹象。
未来几天下游市场有补货需求,正月初十左右全国就将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所以关键看正月十五前蛋价能否上一个台阶,并站稳3元上方。只要正月守住了3元大关,且豆粕和玉米没有大幅上涨,那么至少未来两个月内行业还是有小利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年份开春都是煎熬的,过多的谩骂和指责只能说明部分人因扩张过头,承受不了任何风险,所以心虚了...... 蛋先生还是节前的观点:2025年一定是同行不同利的,一旦饲料成本大幅上涨,盲目扩张的一定亏损,而正常补栏的或许尚能维持小利。
以上信息和观点都来自蛋先生工作室,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
今日最新蛋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