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良是我今年新认识的朋友,在一家叫wehome的美国房产股权投资公司工作,对美国房产市场很有研究,平时也有在美国实地选房。
国良信奉数据流,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房产数据」—除了房产交易市场的历史和实时数据,还要结合城市、人口及收入结构、房源位置、市场周期等关键指标。
包括我自己做的「查房价」小工具也是受到他的启发。
前几天北京房租上涨的话题很热,我也问过国良的看法。他说有两种观念在小范围内非常流行:
第一种叫
BURL—(Buy Utility , Rent Luxury)
。即
买房要实惠,租房要奢侈。
意思是,很多美国中产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也买不起房。和北京一样,这些大城市虽然租售比低,但房租价格也很高。
他们会选择在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洼地,买下租售比更高的经济型房产,赚取高租金,再用这笔钱去大城市租个好点儿的房子住。
第二种叫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 Retire Early)
。即
经济独立,早早退休。
这个做法的追随者以理科男为主,他们会精确地计算复利、房产租售比、财务管理。对数字、税收和会计等细节非常着迷。
说白了就是不想上班!这么看,感觉大家想法还都挺类似的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中介朋友圈的习惯?
我特别喜欢在朋友圈里看中介发的卖房广告,简直上瘾,咱不买,看看总行吧。
国良所在的wehome这家公司做的产品,看着比中介朋友圈专业多了,比如这样:
👈
横向滑动看多张图片
还有这样:
👈
横向滑动看多张图片
但wehome实际做的事要远比中介多:
-
他们要用自己的指标和经验判断城市基本面
-
再落实到区域选择
-
然后开始扫盘
-
确定房源
-
和国内的投资者一起将房子买下
-
通过SPV的方式将投资者的股东权益固定下来
-
对房子进行翻新出租和维护打理
-
每个月给股东分红
-
房子出售时和股东共享增值收益
因为海外房产投资的门槛非常非常高,无法贷款,出海费劲,信息不对称,税费搞不清,需要人工维护打理,出租没经验,变现没途径。
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海外买房真的不容易。依靠中介或者wehome这种机构是必须的。
wehome是我目前看到的,门槛最低的海外房产投资标的,很像Reits基金,且分红更友好。
而且wehome只专注自己擅长的美国房产,其它一律不碰,只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做事,这点我也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