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空大模型
举办时间
:10月25日13:30-17:30
地点
:夏苑-谐奇趣三楼
注:如有变动,请以官网(https://ccf.org.cn/cncc2024)最终信息为准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时空模型已成为解析和预测复杂网络系统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数字能源、网络安全、智能运维、社交网络以及AI for Science等多个关键领域。
然而,传统的时空数据处理技术仍面临着效率低下、特征挖掘不足、算法迁移困难等挑战,导致现有的时空模型在处理多领域、多任务(如预测、检测、分类、推断等)、多细分模态(包括一元、多元、图结构、表结构等)以及数据和样本不足的问题时,存在诸多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网络时空数据基础模
型(时空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 of NETS (Network of Time Series)的
研究有望实现重大突破。本次研讨会将深入探讨网络时空大模型的研究问题、数据基础、方法论与实践技术,覆盖动态图大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时空大数据的智能管理与分析方法、以及时空基础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落地。讲者们将从时空大数据的高效采集与智能计算,到数据治理、分析决策,再到时空基础模型的自适应与泛化建模,以及大小模型协同和多智能体的编排落地,全面讨论时空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的通用性、自动化、鲁棒性、可解释性和轻量化等技术。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动态时空图神经网络、大模型及应用
|
朱文武
|
清华大学
|
2
|
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
|
高云君
|
浙江大学
|
3
|
细粒度网络监控时序数据低开销采集和传输
|
谢鲲
|
湖南大学
|
4
|
时间序列和时空数据驱动的决策智能
|
杨彬
|
华东师范大学
|
5
|
网络空间中的时间序列智能
|
裴丹
|
清华大学
|
6
|
Panel环节
|
朱文武
|
清华大学
|
高云君
|
浙江大学
|
谢鲲
|
湖南大学
|
杨彬
|
华东师范大学
|
李勇
|
清华大学
|
裴丹
|
清华大学
|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博导。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CCF高级会员,CCF互联网、软件工程、服务计算、
体系结构等专委执行委员。从事智能运维(AIOps)领域研究,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故障识别与诊断,在JSAC、WWW、ASE、FSE、TC、TSC、TOSEM等C
CF推荐国际会议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天津市青年基金1项,与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合作校企共研项目10余项。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朱文武
CCF会士、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
负责人。
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主编,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指导委员会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主编。获2023年ACM SIGMM技术成就奖、2024年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Charles A. Desoer技术成就奖。ACM Fellow、AAAS Fellow、IEEE Fellow、SPIE Fellow,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报告题目:动态时空图神经网络、大模型及应用
报告摘要:报告将介绍动态图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面临挑战、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首先介绍动态图嵌入表征学习和动态图神经网络。 然后介绍动态图机器学习研究新进展,1)动态开放环境下时空图神经网络,包括自动图机器学习、分布外泛化动态图机器学习,即针对训练与测试数据非独立同分布情况下挖掘时变与不变模式使模型能自适应与泛化;2)动态图大模型,即通过大模型适应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统一建模动态图任务。 最后介绍未来研究方向。
高云君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软件学院副院长,ACM中国SIGSPATIAL副主席,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软件学院副院长,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大数据管理与分析、以及数据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发表150余篇CCF A类论文,出版4部专著,拥有20余项授权专利,并获ICDE等会议最佳/优秀论文6次,省部级特等或一等奖3项。担任ACM中国SIGSPATIAL副主席,并在TKDE等期刊担任编委、VLDB等会议上担任本地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
报告摘要: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是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支撑。传统的时空数据处理技术仍面临计算效率低、特征挖掘浅、算法迁移难等挑战。报告人以数据库与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展开时空大数据智能管理与分析研究,包括嵌入表征、时空压缩、智能查询、深度挖掘及多模态时空融合等。本报告围绕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先概述讲者对时空大数据智能管理与分析的思考,再介绍团队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进展及展望。
谢鲲
湖南大学二级教授,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沙市“巾帼建功”标兵。研究领域包括网络系统智能化运维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近五年,在SIGMOD、INFOCOM等国际会议和IEEE期刊发表60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网络平台。担任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报告题目:细粒度网络监控时序数据低开销采集和传输
报告摘要:随着AI发展,应用AI来理解和开发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运维的兴趣日益浓厚,这加大了对网络测量数据的需求。然而,传统的分钟级网络KPI监测无法捕获微突发(突降),就算有强大AI工具,也难以诊断和定位网络系统问题和故障。当网络监控粒度从传统的分钟级到秒级、毫秒级,测量采集、传输和存储开销呈千倍万倍增加。本报告介绍细粒度KPI时序数据采集传输挑战和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导。曾任丹麦奥尔堡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杰出科学家和终身教授,获得丹麦独立研究基金会Sapere Aude科学家(丹麦国家级人才项目)资助。研究领域包括决策智能、时间序列分析,时空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分析,AI for Science等。在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丹麦、德国、荷兰、希腊和塞浦路斯的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