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很多人熟悉,说到“最可爱的人”,大家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军人。
他们是祖国忠诚的儿女
是时代可敬的英雄
是无私无畏的勇士
我们的记者做了一个小采访,一起来看看大家对“最可爱的人”了解多少?
“最可爱的人”做了很多,大家在向他们表示感谢,而国防建设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天《做客中央台》邀请的嘉宾就是
全国人大代表、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胡修斌
,对话央广记者李琳,为您解读国防军事新动向。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胡修斌。王永康摄
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中心记者李琳 王永康摄
2015年,“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今年两会上,胡修斌代表就带着相关建议而来:
胡修斌: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还必须有战役层面上的规划、战术层面的组织实施,战略目的才能实现。这就引出了我的一些思考。
军民融合既有 “军转民”,也就是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另外,还有包括“民参军”的,即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李琳长期关注这一话题,她举了一个例子:
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不到15%,美国F-16战机训练模拟器,原价3500万美元一台,利用好莱坞的电影拍摄和多媒体等技术后,单价成本下降为原来的1/12,性能却显著改进。
再说我们国家:
我国船舶制造业为什么在船舶载重吨总量上会超过韩国、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军用船舶业几十年的持续拉动。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也能感受到的军民融合带来的一些利好。比如“北斗系统”现在产生了数千亿元的产业带动效应,智能汽车、物联网、车联网等这些很新的国民经济产业群都能被拉动。
我们熟悉的“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大型国家工程,也都有力的拉动了相关这种高端技术和产业。
胡修斌认为,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因此他提出“建立第三方市场化军民融合服务平台”。
胡修斌:其中既有体制机制层面的,也有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去年以来,我和部分人大代表围绕平台如何搭建、如何运营的问题,对16个军地职能部门、12家军民融合与军工生产企业进行了考察调研,山东军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互联网+军民融合+科技服务+金融投资”的军民融合科技服务平台模式,让我们印象深刻、大受启发。
图为做客中央台节目现场 王永康摄
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关键在“融”字: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在国家和军队主导的前提下,引入第三方,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保证平台运行的生机和活力。
胡修斌:实现各种资源无缝对接。一是
要素全面覆盖
。除了市场化融入信息、技术、服务这些要素之外,大刀阔斧,将政府和军队的指导作用和相关配套服务直接融入进来。二是
多方顺畅对接
。将科研院所、军工和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科技服务机构、各类中介机构等全部融入到平台内。三是
线上线下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