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神经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注重临床思维养成,注重精彩病例解析,注重指南发布。神经时间,注重神经科医生的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南航这是裁员裁到了大动脉了? ·  1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某司年会真High ·  21 小时前  
中国保利  ·  揭秘!保利春节大数据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春节约炮被骗,聊天记录曝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神经时间

罕·动心扉,515 亨廷顿病关爱日,「命运舞者」的诉求已被听见!

丁香园神经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5-15 19:44

正文


亨廷顿病(HD),也被称作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由 4 号染色体 HTT 基因上的 CAG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的罕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亨廷顿病的患病率约为 2.7/100 000,发病率约为每年 0.38/100 000 [1,2]


图 1. 亨廷顿病流行病学情况 [3]


HD 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运动、认知和精神行为上的障碍,症状通常在 30~50 岁之间出现,最早至 2 岁,最晚至 80 岁;成年患者一般会在发病后 15~20 年内死亡;而少年患者进展较快,通常发病后 10~15 年内死亡 [4] ;其中,最典型的临床特征,就是「舞蹈样运动」——患者会不受控制地出现如「舞蹈动作」一样的手足震颤 [1,2]


图 2. 亨廷顿病的自然病史 [5]


不仅如此,由于 HD 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意味着,只要父母中的一方具有相应的遗传缺陷,子女就有 50% 的几率也患上HD [1,2] ,因而 HD 常成聚集性分布,沉重的疾病负担阴影可能会笼罩整个家族。


图 3.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6]


时至今日,HD 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描述,2018 年,HD 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 [1] 。每年 5 月 15 日,是国际亨廷顿舞蹈症关爱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丁香园神经时间诚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商慧芳教授 ,结合华西医院在 HD 以及其他罕见病方面的工作经验,畅谈 「慢病管理模式助力 HD 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热点话题。



慢病管理成趋势,罕见病登上省级「两会」舞台


今年 1 月 21 日召开的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作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大学委员会主委的商慧芳教授,提出了「 将罕见病纳入慢病管理,助力全民健康」 的建议,这项建议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Q1


「将罕见病纳入慢病管理」议案引起了热议,请商教授介绍一下这一提案的背景与初心。



罕见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面临较大挑战。在 2018 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HD 被列入其中。由于罕见病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他们 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持续的医疗管理。


然而,频繁地往返医院就诊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当患者出现瘫痪等严重症状时,还需要家属的陪同,这无疑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已经被纳入慢性病管理的范畴,允许患者每三个月到医院领取一次药物,这样的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和时间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照顾压力。


基于此, 对于罕见病中那些符合慢性病特征、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也应该考虑采用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深入了解每种罕见病的具体特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管理计划。


商慧芳教授认为,将罕见病纳入慢性病管理 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成本的优化。 在「四川省两会」现场,这一提议得到了积极地响应,显示出社会各界对于改善罕见病患者治疗和管理方式的关注和支持。


(以上为视频内容精要)


Q2


《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生存情况调研报告-中西部》中提到,31% 的中西部 HD 患者身患残疾。改善 HD 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对 HD 的疾病认知至关重要。请问,HD 是一种怎样的疾病,这一疾病常表现出哪些特点?



HD 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 121 种罕见病目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患者通常从中年开始发病,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 舞蹈样症状最为典型。 然而,由于部分患者可能以帕金森综合征或肌张力障碍样的运动障碍起病,现更普遍称之为 HD [2]


商慧芳教授指出,HD 除了运动障碍外,还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认知障碍两大特征。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妄想、强迫和易激惹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记忆力下降和执行功能减退等认知障碍。这些症状对患者家属造成极大困扰。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认知功能衰退,甚至痴呆。


若基于典型的三联征(运动障碍、神经精神症状、认知障碍)进行 HD 的诊断,则相对容易 [2] 。但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可能仅有一种症状,尤其是以神经精神症状或认知障碍起病的患者,易被误诊。因此,商慧芳教授强调, 临床诊断 HD 需综合考虑,全程管理至关重要。


商慧芳教授还谈道, HD 患者从发病到去世通常有 10 到 15 年,甚至 20 年的生存期,属于典型的慢性病程。 因此,对患者的疾病管理需要体现全程关怀,关注其神经精神症状和认知障碍,以保障生活质量并降低残疾程度。


商慧芳教授强调,HD 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生的要求很高,以往由于培训不足,存在漏诊和误诊情况,患者疾病管理也不全面。但随着国家对罕见病的重视,临床医生通过规范化培训,其诊疗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以上为视频内容精要)


治疗手段更新,HD 新药助力患者管理


商慧芳教授团队 2023 年刚刚发布的《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生存情况调研报告-中西部》中提到, 超过一半的患者对现有的治疗不满意,其中运动症状药物自评有效性最低仅 43% [7] 。2020 年之前,由于缺少特效治疗药物,国内 HD 患者曾经长期面临着药物疗效有限、药物副作用等现实问题;但在全国各地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 HD 诊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Q3


国内 HD 管理曾长期面临着药物疗效有限、药物副作用等现实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进步,诊疗手段不断突破,《中国亨廷顿病诊疗指南(2023 年)》也在去年迎来了更新。在治疗手段方面,新版指南做出了哪些更新?



HD 病因明确,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案。治疗主要为对症管理,以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商慧芳教授指出,HD 的临床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运动障碍管理: HD 的核心症状之一是运动障碍,尤其是舞蹈样动作。新版诊疗指南中对舞蹈样运动的治疗明确推荐了选择性突触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抑制剂,如丁苯那嗪和氘丁苯那嗪(A 级别证据)。商慧芳教授指出, 氘丁苯那嗪已被纳入国家医保 ,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可及性。

神经精神症状管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神经精神症状。对于这些症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改善情感障碍,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则用于管理突出的精神症状。

认知障碍管理: 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改善认知功能衰退,因此认知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新版指南强调了认知训练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非特异性症状管理: 包括疼痛、小便功能障碍等,根据指南推荐进行处理。

营养和物理治疗: 维持患者体重和营养摄入对于 HD 患者至关重要。此外,康复治疗,包括物理训练,也是疾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患者的运动障碍表现和残疾程度,与康复科医生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总体来看,HD 的治疗需要一个 全程、多维度、全方案的综合管理方法 ,这也与慢病管理策略不谋而合。


(以上为视频内容精要)


Q4


特效治疗药物的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让大众对于 HD 的治疗信心进一步提升。除了有效的治疗药物,高水平的疾病管理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关于「如何有效提高 HD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请您分享一些宝贵经验?



HD 作为一种症状多样、病程漫长的慢性疾病,其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结合华西医院的经验,商慧芳教授指出, 通过定期举办患者教育活动,可帮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疾病,认识 HD 的慢性、持续性病程并配合长期治疗。


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大小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商慧芳教授强调,新型药物如氘丁苯那嗪的引入为 HD 患者带来选择—— 氘丁苯那嗪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是缓解 HD 运动症状的一线治疗药物。 同时,药物的经济负担也是患者能否长期坚持用药的关键因素,幸运的是, 国家已将氘丁苯那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商慧芳教授还提到,医疗团队会对 患者进行年度疾病症状的定量评估 ,使用专病评估量表来监测运动障碍的进展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 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整个慢病管理过程中,医疗团队也需要不断学习、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共享治疗经验,以求共同面对疾病挑战,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


(以上为视频内容精要)


畅想未来,优化 HD 患者治疗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随着罕见病「有药可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体验,例如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简化就医路径,也包括控制治疗成本等。


Q5


能否请商教授,结合华西经验,分享一些关于「优化 HD 患者治疗体验」的宝贵建议?



HD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和管理的重点是全方位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商慧芳教授指出, 患者最困扰的症状是运动障碍,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生活和日常活动,因此控制运动障碍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都希望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同时副作用小,使用方便。过去常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虽然效果显著,但副作用多,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新型 VMAT2 抑制剂,如氘丁苯那嗪,副作用较小,用药频率低,且安全性较高 [8] ,是目前医生和患偏向的选择。


商慧芳教授强调,为了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药物的可获得性、副作用、使用便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药物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氘丁苯那嗪已被纳入医保报销,但是不同省份的报销比例不同,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将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帮助。


结合华西医院的经验,商慧芳教授指出, 建立罕见病中心、提供加号服务、提供年度免费评估以及便捷的药物处方服务等措施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但目前 HD 患者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就医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药物费用负担,而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医保、基金会等多途径的救助措施来解决。


(以上为视频内容精要)


Q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