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泉舍钱币
肃宁泉舍钱币工艺礼品为您提供老人寿辰、结婚纪念日、孩子生日、新人祝福各种金银币、生肖币、生日钞,给亲人、朋友一份永恒的纪念,美好的记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反垄断前沿  ·  节后机票低至一折,机票售价不得低于200元? ... ·  16 小时前  
反垄断前沿  ·  节后机票低至一折,机票售价不得低于200元? ... ·  16 小时前  
滴滴代驾服务订阅平台  ·  限时开启|滴滴代驾司服合作伙伴招募 ·  昨天  
惠济发布  ·  玩转元宵节,郑州交警送上观灯指南→ ·  昨天  
惠济发布  ·  玩转元宵节,郑州交警送上观灯指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泉舍钱币

中国第一空中楼阁悬空寺,是如何建成的?

泉舍钱币  · 公众号  ·  · 2019-11-24 08:56

正文




在大约 1500年前

中国正处于 南北朝时期


山西 北部的群山中

出现了一座 “空中楼阁”

兀然 “悬挂”于崖壁之上

人称 “悬空寺”

(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楼阁的上方是危危巨岩

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 石灰岩 层理清晰

如阵列般排列整齐

斜刺天空

形成地质学上的 “单斜构造”

(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下方 则是一条时常泛滥的 河流

夏季骤然而至的雨洪

裹挟着泥沙碎石

不断冲刷山谷


直到现代

人们才在上游修筑水坝

形成了一个1330万立方米的 水库

将洪水之灾逐渐消除

(恒山水库,1960年建成,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右下为悬空寺,摄影师@杨柳岸)


悬空寺就位于这样的山水之间

其最高处的殿阁 底部

距离下方 河谷 约90米

相当于30层楼


悬空寺高度示意 ,此处为初建时的相对高度,后来因为河道淤积,相对高度降为60-70米,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01

修建


寺庙的建造者

选择了恒山脚下的一处山谷


(下图为悬空寺周围景色,摄影师@杨柳岸)


如何才能将重达十数吨的寺庙

悬挂到山体上呢?


首先

它需要一组 挂钩”


山谷西侧 翠屏峰的半山腰处

并非直上直下

而是一处 天然的 凹槽

工匠们从高处悬下

利用工具扩大 凹槽

凿出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

(山体开凿示意,制图@张靖/ 星球研究所)


再在平台上凿出巨大的 石孔

石孔 内大外小

深达数米

“挂钩”将在这里安装

(石孔示意,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挂钩”本身也颇为奇妙

它选用质地坚硬的 铁杉木

并且 桐油 长时间浸泡

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头

预先打上了 楔子

当这些木材插入石孔

楔子便会将木材撑开

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内

等同于现代的 膨胀螺钉

(“ 膨胀螺钉”示意, 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些木材超过2/3的长度深入山体

以岩石平台为支点

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 重量

“挂钩”便制作完成了

(“挂钩”示意,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框架


有了“挂钩”之后

工匠们再次展开“悬空作业”

将建筑材料 运上山崖

再悬吊至“挂钩”处

材料运输示意,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在半空中

工匠们 以“挂钩”为横梁

横梁上 设立柱

立柱 上再搭梁、枋

利用中国传统的榫卯梁架组合

将建筑材料 拼接为一体

榫卯梁架组装示意, 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类似搭积木一样 层层垛堞

一个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榫卯梁架系统,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殿阁


有了框架之后

屋顶、门窗、栏杆接连铺设

一层层殿阁 跃然而出

(殿阁搭建 ,因现存悬空寺主要重建于明清时期,所以本文呈现的建筑样式亦为明清时期,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殿阁内部

为了获取更大的空间

工匠们 向山体一侧继续挖掘出 石窟

窟连殿,殿连窟

形成 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

(石窟与殿阁,制图 @张靖/星球研究所)


悬空寺的建筑主体

南北两座阁楼

正是这样搭建完成

(南楼,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北楼,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于是

包括寺院、禅房

佛堂、鼓楼、钟楼在内的

大大小小殿堂40间

南北错落排列

(悬空寺建筑群,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殿阁之间

则用栈道连接

后世更是加建为上下两层栈道

形成一个闭环

人们行走其上

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

有如攀登天梯

(悬空寺内部栈道示意,下层栈道为现代增设,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最终

一个完整的悬空寺

一个形制 毫不逊色于平地寺庙的悬空寺

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堪称奇迹

(请横屏观看,悬空寺建筑群,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02

奇迹


悬空寺的奇迹

首先是 力学上的奇迹

它成功塑造了

一种轻飘飘的“悬空"假象

(悬空寺木构架, 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后世 又在楼阁下方

增设了数十根纤细的立柱

从而制造出另一种假象

仿佛整个建筑

都由这些颤颤巍巍的柱子支撑

(悬空寺立柱,摄影师@ 胡澍

(晃动的立柱,摄影师 @石耀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