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刘建飞发言。
今年是亚太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调整。
从克林顿时期到奥巴马政府,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定位主要体现为合作伙伴关系,兼有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的双重身份。但在去年年底,白宫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把中国明确定位成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中美关系陡转直下,是今年亚太格局的最大变动,势必加大地区形势的不稳定因素。
特朗普上任后对华战略开始是保持良好态势,为何进入2018年就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并步步升级,这一突然调整的背后,主要隐含着两大逻辑。一是自由主义逻辑,中美双方实力对比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两国意识形态之争有所激化,中美合作是主导,但同时存在竞争关系。二是美国鹰派的单边主义逻辑,夸大中国威胁,指责中国要争夺国际秩序的主导权,甚至在去年年底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的东京演讲错误地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未来全球霸权统治的计划”,足见美国对华战略认知发生根本性转变,说明两国关系正在转向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矛盾。
中美战略竞争的持续强化,会进一步固化亚太格局的双重复合结构,即亚太国家经济上选择同中国合作,安全上则依赖美国。同时,中美贸易冲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周边安全面临更多风险,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机制面临更多困难。面对未来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持续恶化,中国更应该立场明确、态度坚定,保持战略定力,强调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