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健康
为公众提供最新、最专业、最可靠的健康信息资讯,打造最具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三高」了,什么不能吃?1张表说明白! ·  昨天  
丁香医生  ·  连续久坐,一定别超过这个时间 ·  昨天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  怎样运动能帮助控血糖?10 个必知问题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内裤丢洗衣机比手洗好!7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健康

秋季是运动族最喜欢的季节!运动时间有讲究,一天最佳运动时间,你选对了吗?

人民网健康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10-03 11:20

正文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的源泉。长期懒于运动容易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机体功能失调,常常伴发食欲欠佳、失眠、便秘、肥胖、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表现。而科学的运动除了能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外,还让人心情愉悦、反应灵敏、精力充沛。气温适宜的秋季,是运动族最喜欢的季节,不过,运动时间和方式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损伤身体,甚至越动越虚。那么,如何开展运动才科学合理?运动锻炼还要注意什么?


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人天没亮就起床锻炼,认为活动筋骨后能行气活血、强健体魄,为忙碌的一天做好准备。其实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指出,人体血压在早晨6点至8点迎来第一个高峰期,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宜太早进行体育锻炼。


清晨太阳未升或刚升,植物光合作用不足,氧浓度相对较低,且经过一夜的城市废气积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建议还是在太阳升起后再进行运动锻炼。另外,晨起人体阳气初升,此时的阳气还很娇嫩,中医认为“动则升阳”,运动越剧烈人体阳气提升就越厉害,反而不利于阳气的生息休养,故建议早上锻炼以和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早操、太极拳等,不宜剧烈运动。


早餐到底是运动前吃好,还是运动后吃好呢?对此,成杰辉指出,晨起空腹,血糖水平偏低,此时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增加能量消耗,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慌、出汗、疲乏,甚至晕厥。但吃早餐后胃肠道进入消化模式,若马上运动又会影响消化,于健康不利。许多人会纠结于“运动前吃早餐还是运动后吃早餐更好”,既然运动需要能量来源,那肯定是先吃早餐最好。如前所述,早上不宜太早运动,如若早起不防先吃早餐,视消化情况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锻炼。


中午不睡耗伤身体元气


那么中午是否适合运动呢?


成杰辉主任中医师认为,中医提倡睡子午觉,就是午时需要小憩静养。午时为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这段时间阳气最盛,阴气始生,阴阳之气交接,为合阳之时。午休静养能让阴阳顺利交接,故提倡午睡。睡午觉可以养阳气,恢复体力,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补给。若午时不睡反而进行运动锻炼必然会消耗能量,耗损阳气,影响下午的精神状态,长久以往耗伤身体元气,对健康不利。


晚上运动“没病找病”?


对于上班族,只有晚上才能运动,但听说“晚上运动是没病找病”,是不是这样呢?


成杰辉介绍,很多朋友由于白天工作忙,往往选择晚上运动。家庭主妇晚饭后没事,也常去跳广场舞。民间谚语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确实不利于养生调息。中医认为,晚上太阳下山,人体阳气也渐渐收敛潜藏,逐渐进入睡眠阶段,所谓“阳入于阴则寐”。晚上运动会激发身体的阳气,特别是剧烈运动让人兴奋,“阳不入阴”,容易造成失眠。因此,晚上运动既损伤阳气,也耗损阴精,长此以往对健康不利。“这相当于机器经过一天的运转已经处于劳损状态,晚上不给关机保养,反而加大马力继续运作,这样的代价只能是提前维修或报废。”


那么晚饭后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是否合适?成杰辉认为,晚饭后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且能舒缓神经,平复紧张情绪,对睡眠有利。只要把握好活动强度,不要过于剧烈就可以了。


上班族运动宜选午后傍晚


对上班一族来说,白天上班没时间,而晚上又不提倡运动,那么什么时候锻炼才合适呢?成杰辉指出,其实一天中运动的黄金时间为午后16:00-17:00,因为经过大半天的日常工作,人体的肌肉韧带已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心率血压趋于平稳,可以进行较为剧烈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器械健身等。


但下午的16:00-17:00仍是上班时间,这时运动根本不可能,因此,建议上班一族可推迟至17:30-18:30进行。这个时间正处午后傍晚阶段,太阳还没下山,仍以阳气当令,此时运动既避开了工作时间,也不会影响日落后的阳气敛藏,且与晚饭时间无冲突,对上班一族较为合适。


相关阅读:

剧烈运动后 怎么喝水讲究“小细节”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繁忙的工作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排解。在城市的马路上,在运动场上,在健身房里,你都能看到汗流浃背的运动身影。


剧烈运动后,需要补水。看过奥运会比赛的人,肯定会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在马拉松比赛中选手跑到若干公里后,比赛场地旁会出现一排水分补给站。运动员在拿到水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饮水,他们会捏住距离瓶口最近的凹槽,用力施压瓶口使其成一字形,这样可以边跑边小口喝水。很多运动员喝水时还会漱漱口,吐掉一些或是含着,分几口咽下。


其实这些都是运动员科学的补水方法。可是你知道如何补水才更合理吗?你是否知道,补水不对,反倒会损伤身体吗?


运动后,喝水应平缓且多次


运动中出汗多,需饮用的水量自然大。不过,运动后身体还处在兴奋期,心跳速度也没有马上恢复平缓,因而不能一次喝足。正确的饮水是,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再间歇式地分次饮用。这样才能让心脏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饮水量一般不应超过200毫升,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事实上,当大脑感觉到身体缺水的信号是,身体已经“干旱”好久了。运动后,补充足量的水也并不等于喝大量的水,因为身体无法储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肠胃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此外,运动后内脏器官也处于高温状态,尤其在夏季,高温程度更比平时严重。如果此时我们盲目地追求“凉快”而进食大量的冰镇、冰冻饮品或食物,会给肠胃造成极大的刺激,引起腹泻,加剧脱水。此外,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症状。


别忽视运动前和运动中


我们常惯于运动后补水,而往往忽视运动前和运动中补液。一般在运动前30~120分钟补充水分约300毫升,这样可以帮助减缓体温升高,提高体内水分的贮备,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预防运动中出现脱水的情况,在特别热的天气里,还需额外补水250~500毫升。


如果运动时间长,运动中出汗量大,还有必要在运动中补水。一般认为,水的胃排空速率约为每分钟13毫升,中小强度的运动对胃排空水的速率影响不大,即使运动至疲劳状态,胃排空速率也不会改变。所以,运动中少量多次补水,即每隔15—20分钟补充150~300毫升,不会引起胃痛。千万不可一次补充太多,否则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应注意,补水的温度不能过低。


运动前和运动中补液,可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发生。运动后补液有利于体能的快速恢复和疲劳的尽快消除。想要保持最佳体能状态,应注意保持体液平衡的小细节,根据具体情况使得补水达标。


运动时或运动后,喝纯净水好吗


在高温环境下,每剧烈运动一小时,将会丢失大量汗液。汗液98%-99%的成分是水,剩余的则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这些电解质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钠、钾、钙等矿物元素。过多的丢失体内电解质,对运动能力及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大量运动后必须补水,也必须补充矿物元素。


专家建议,在一小时以内的运动补充液体以水为主,当高于一小时或在极端气候或运动下建议饮用运动饮料。纯净水不适合作为运动时或运动后的饮用水,因为纯净水中不含有任何矿物质。摄入纯净水不仅不能帮助身体获取矿物质,反倒增加身体的钠、钾、钙、镁等矿物质的排出。如果长期剧烈运动后一直选择喝纯净水,会对心脏造成短暂的影响,不利于健康。


第三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在相同条件的大运动量下(如热带地区军事拉练),相比于饮用天然水的实验人群,饮用纯净水者浮肿指数、患低钠血症风险、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因此,运动后应该饮用含有天然矿物元素的天然水或者适合的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保持运动健康。(综合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 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