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间,宁波银行公布了2018年年报,经营质效继续高位提升。
报告期内,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289.3亿元,同比增长14.28%;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86亿元。
截至2018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1164.23亿元,比年初增长8.18%;各项存款余额6467.21亿元,比年初增长14.41%;各项贷款余额4290.87亿元,比年初增长23.94%
此外,宁波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继续走低至0.78%,比年初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已是宁波银行连续五个季度实现该数值下降。
根据公告,宁波银行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4元(含税)。
自2015年宁波银行提出“提升盈利、控制风险、营销升级和人才培养”四大发展主线后,宁波银行从深耕零售到中收大增。2018年,宁波银行的利润中心商业模式逐步成型,大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占比较高。既保持了资产规模和盈利较高速增长,又保持不良拨备等关键指标持续向好。
而在中国《银行家》“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被评为最佳城市商业银行。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利息、非息收入均呈较快增长态势,公司营业收入为289.30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 191.20 亿元,同比增长 16.67%,非利息收入 98.10 亿元,同比增长9.91%。
实现协同发展的数字背后,宁波银行颇似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变现的经营思路,成为了2018年经营水平继续得以改善的基础。
2018年,宁波银行开启 “211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每家支行服务20000户个人银行客户、1000户零售公司客户、100户公司银行客户的整体发展计划。在年报中,宁波银行223次提及客户,成为宁波银行2018年最高频的词汇之一。
截至2018年末,宁波银行公司银行基础客户7.1万户,较年初增长11.9%;零售公司客户数(中小企业)22.5万户,较年初增长29%。
而更好的客户粘性,能实现更好的存款获取,更好的贷款来源,更好的风控准备与更多种类的综合性服务收入。
截至2018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370.66亿元,比年初增长29.72%,个人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重比年初提高了1.43个百分点;个人存款余额1228.67亿元,比年初增长16.07%。公司贷款2470亿元,同比增长14.17%。
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向纵深发展,银行监管整体要求降本增效与减少中间服务费比例,大部分银行在手续费等中间收入上利润率均有下滑。在这一大背景下,宁波银行聚焦中小微企业金融与消费信贷,坚持银行本源发展,由此获得了较高的资产收益比例。
宁波银行全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0.6个基点,盖因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权益乘数下降;但全年资产收益率仍然上升5个基点至1.05%,其得益于公司长期专营高附加值公司贷款,导致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浙江省自古营商氛围浓厚,融资需求充分。基于立足浙江的环境特点,宁波银行坚持董事长提出的“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成本”,历年均投入大量信审人力物力。根据年报,宁波银行2018年业务管理费用继续上升13.66%至99.63亿元;2018年宁波银行特色部门“零售公司”团队小微专营团队 235个,总人数超过 1,400 人,较年初增加 400 余人。
而在对小微金融业务的投入下,报告期内,宁波银行零售公司客户数 225,091 户,较年初增长 29%。透过高授信准入与综合管理服务方案,宁波银行从客户基数入手,从客户粘性角度提升,从而才能实现优质与效益并存。
根据2018年年报数据,宁波银行个人存款数量同比增16.07%,公司存款数量同比增长14.03%;与此同时,公司同业拆入同比大降42.98%;存款与净资产比值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同业依赖度进一步下滑,负债把控力与息差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
由于公司及小微贷款附加值更高,存款在负债占比中增加,叠加信用利差走债市场利率下滑,宁波银行2018年净息差呈逐季上涨态势,四季度净息差较三季度走升10个基点,下半年净息差较上半年提升30个基点,考虑到拨备覆盖率进一步加大,宁波银行经营质效继续高位提升,令人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