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晚安曲《三十岁的女人》/谭维维
文/南川大叔
最近谢娜又一次上了热搜,因为她在一则综艺节目上讲述了自己被性骚扰的经历。
大学时,谢娜去一个剧组客串一个角色,一位制片主任找到她,说要抱一下,理由是祝贺她进剧组。
谢娜拒绝了,说只需要握个手就可以了,
但是这个制片主任硬是要和谢娜拥抱。
谢娜第一时间跑到门口拉开门,大喊着让制片主任离开,并在之后告诉了组里的所有人。
除此之外,她还进行了小小的报复:把制片主任挂在外面的裤子的裆部烧坏了,最后这位制片主任实在是抬不起头,选择了离开。
谢娜在讲述的过程中很是硬气,面对明目张胆的性骚扰,不畏惧,不退让。
她的这个行为,给了生活中的普通姑娘一丝力量和一些鼓励。
然而节目播出后,我在微博上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评论:
“口味这么重,是不是因为她穿得太少了?”
还有人说:
“这个制片主任是饥不择食或许是高度近视,潜规则也是要看长相的。”
更有人说:
“人家抱一下没啥吧其实,抱一下又怎么了?”
我就不是很明白这些网友的脑回路。
只要一出现和性骚扰有关的事情,总有人不明真相的先选择侮辱女性。
明明是制片主任的错误,为什么一个原本无辜的受害者,最后在这些网友的口诛笔伐中就变成了有罪的呢?
总有人认为,性骚扰和一个女性穿了什么衣服,喝了多少酒、交过多少个男朋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更可怕的是,支持这种声音的人并不是少数。
也许就像蔡康永在一则节目中说的一样,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从未停止过:
性骚扰一定是因为女性穿得太过性感;
女性司机被默认是马路杀手;
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
.....
几乎每位女性,都是从小听着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女孩子生活要检点”
的这些所谓的忠告,而成长起来的。
这些偏见都在证实着世界对女性的污名,也在一遍遍打压着女性。
日剧《非自然死亡》中的
美琴
是一名女性法医。
因为工作原因,她需要出庭作证,检察官看到到她的时候一脸惊诧:
“没想到竟然是位女性。”
当美琴在法庭上发现疑点,对凶手身份提出质疑时。
检察官更是当庭对她的女性身份进行贬低:
“推卸责任,这就是女性的特点。”
“女人就喜欢把错都推到别人头上,感情用事地责备对方。”
一件事情的判断,是基于这个人,而不是这个人的性别。
正如安妮海瑟薇所说的一样:
我始终相信平权。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因为你是女孩,所以不能做这件事”,而我们所要的,不过如此。
因为“是个女人”,所以直接被默认为“没有能力”这样类似的场景,其实不在少数。
电视剧《欢乐颂》中王柏川的母亲对儿子说:
“樊胜美这样的女人不能娶,一个女人在上海那样的地方能立住脚,不知道靠了多少男人的关系。”
包亦凡的母亲对儿子说:
“安迪那样的女人不能娶,能把事业做那么大,肯定是靠了其他男人的不正当关系,光凭自己,女人怎么可能走到她那一步。”
你看看,
这个世界对女人从来就是不公平的,而那种没有任何逻辑的偏见也一直都存在。
女人如果长得很漂亮,就被认为没有脑子,只是花瓶一个。
如果长得很漂亮,还有能力,是不会有人承认的,他们只会说:
“升职那么快,还不是长了一张狐狸精的脸。”
而同样的情况换做是男人,便没有人会怀疑了,那必定是那个男人辛苦努力的结果。
这是什么逻辑?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一个帖子。
杭州的一名女子在微信上和相亲男聊天,还没聊几句,就遭到相亲男的连环逼问,一上来张口就问:
“你有婚房吗?”
“你不怕生不出孩子吗?”
“你都31了,怀上孩子都32了呢”
这些句句戳中要害的致命提问,也是让我大开眼界。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
“你都31岁了,还不结婚,继续当剩女吗?年纪大了,会生不出孩子的!”
虽然这是一个个例,但是这个个例却能够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呈现:
女人过了30岁就是大龄剩女,不结婚就是怪物;
而男人过了30岁却被说成“一枝花”,认为男人年纪越大反而越有魅力,越老的男人含金量越高。
在大众的观点里,进入家庭、成为一个母亲似乎是女人的生命中必经的部分。
当一个女人没有孩子时,她会被认为是“不完整” 的。
即便你在其他方面都无可指摘,他们也会说:
“那又怎么样,还不是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
女性的价值从来不该靠依附男性和家庭,靠迎合社会的偏见、靠遵循旧有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