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LGBT权促会”
ID:LGBTRights
2016年6月的一个凌晨,美国奥兰多同志酒吧Pulse Club枪击案凶手Omar Mateen在与警方交战的过程中被击毙,全世界都在猜测他发动袭击的原因,饥渴地等待媒体的信息喂养。这时出现一个新闻标题:“凶手父亲:他曾见两名男子互相亲吻,很生气。”
文中,国内新闻媒体将
NBC news的英文报道原文“The father said his son got angry when he saw two men kissing in Miami a couple of months ago and thought tha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shooting”翻译为“据他的父亲Seddique说,该事件的发生有可能与他看到男
同性恋秀恩爱有关
”。秀,恩,爱。
知识/工具造权力,无意即潜意识。自此,一条
“活该”的舆论方向找到了出口喷涌。
(影片截图)
2017年6月底,网信办插手关停多家娱乐号余波未平,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
》。该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截至
2014年,有会员单位604家,培养了2329名审核员。协会章程表示“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通则》在
“导向要求”一章中明确“坚持以现实题材为主”,但通篇在禁止反映的基本都是社会现实,现实现象、现实欲望、现实挣扎。引起轩然大波的是第八条,其将
同性恋
、性变态、性暴力列为
“
非正常的性关系
、性行为
”,与卖淫、强奸、自慰、婚外恋、一夜情、性自由等同归为“渲染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趣味”一类,
须删除处理
。
将同性恋如此处理已不新鲜,该协会
2012年发布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中亦是如此,只是当时多元性别还未被广泛探讨。(以上资料参考自该协会官网)
民众变了,政府
“怀旧”
。人民不是雇你来禁止自己的主体性表达。
禁止解决不了问题,正视才可能,了解才可能
,即便这路子复杂而艰难,却可持续、开放,免于轮回。如果非要分个正负,这种能量才是正吧。
(影片截图)
欲望的生产不私人,或许已化为社会景观:身材、发型、妆容;爱、性、关系;证明、证书
……欲望可以自由地“斗争”是正视困境/了解自身的基础,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和犯罪。
“杀死那只同性恋”
未定主语,片中秋白饰演的陈秋白正在经历着她的非私人的欲望斗争,美好的祝愿给她,给你,给我。
创作受启发于吉野贤治在《掩饰》一书中的分享(见下文),同时感激译者朱静姝。
“我又撤回到我脑中的小剧院,那里只有一个座位,荧幕上放着的是布莱恩橘黄色的眼睛,以及波光粼粼的查尔斯河。我看着阳光星星点点照进房间,汇聚成硬币大小的光斑,往来车辆的影子划过天花板。我脸上的轮廓变得如此憔悴;
我开始觉得自己不是我身体的主人,倒更像是一个租客。
我甚至会想:我希望我已经死了。我并不把这当成一种自杀的想法。我的诗性思维会把第一个
’我’与与第二个’我’区分开来。第一个’我’是那个完整的、旁观的自我,而第二个’我’,也就是那个
我想要杀死的人,是栖居在内心的同性恋的
’我’
。与其说这是一种自杀冲动,不如说是谋杀
——就像之前在我诗里描述的那样,
将这个同性恋的我杀死在摇篮里
。
”
杀死那只同性恋
| 7min
关于一名女大学生的欲望斗争。
导演/摄影/剪辑:万青
演绎:秋白、亦
制片:彭燕辉、韦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