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杭州地铁哪些站点有站台卫生间? ·  7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市区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元宵赏灯会下雨吗?晴雨接力赛开启!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招人啦!余杭3场招聘会即将开启! ·  3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央视及各大卫视元宵晚会播出时间一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男孩派

哈佛大学:毁掉孩子一生的9个弱者习惯(家长必看,附对策)

男孩派  · 公众号  ·  · 2025-01-19 09:00

正文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习惯决定人生。

一个孩子能否有所成,从他身上的特质就能看的出。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孩子可以用哪些AI工具来赋能学习?

什么样的工作是AI无法取代的?

未来10年,为什么一定要学好英语?

1月20日 上午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们邀请到人工智能学者 李尚龙

告诉你如何利用AI实现“弯道超车”

让孩子会思考,会提问,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作者 | 顾问型家长(小D爸)
来源 | 顾问型家长修炼手册(ID:parentsGUIDE88)
哈佛大学做了一个跟踪研究,发现9个影响人一生成就的要素。
而这些要素,很多的时候是由个体性格以及从小的反应习惯决定。
这些要素对成就的影响,超过了学业。因此,它们也被称作“弱者习惯”。
同时,它们大多也影响着当下的学习。
因素1:犹豫不决
影响性:13%
你的孩子有没有“选择困难”?会不会瞻前顾后,遇事退缩?问他对什么感兴趣,左看右看,没个主意。
现在一个孩子“有主见”,是非常稀有的品质。可能是要被打压的。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中说: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
虽然高考可能决定孩子的第一次命运转向,但是在孩子终身发展的道路上,在我们的传统以及当下的教育中成长的孩子,犹豫不决可能是他们的第一大敌。
应对:“咬住底线、拉大空间” ,家长在设定好一些底线后,从小要给予孩子自我安排、自我选择的空间。
因素2:拖延症
影响性:9%
有朋友们说,我不知道“拖延症”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的发展,但我知道现在就影响他做作业了!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孩子的拖延,少部分是能力不足,大部分是对任务的“厌恶感”而导致的。
应对:能力不足,解决能力问题 ,比如教会他们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等能力;
解决“厌恶感”,就要让类似于“完成作业”这件事情看上去是个“香饽饽”。一般比较好使的方法,是鼓励、表扬、以及给予一小段自己安排的时间,比如阅读喜欢的书作为积极的反馈。
有的家长看不得孩子闲下来,作业做完赶紧再加上一堆新练习。这样孩子不磨洋工才怪。

因素3:三分钟热度
影响性:8%
美国作家约翰逊说: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恒心去做成的。
“三分钟热度” 的反义词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的确是一个影响孩子从小到大发展的因素。
“三分钟热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兴趣不深刻,学了一个东西一会儿就索然无味了,这问题不大;二是能力不自信,接触一项学习,开始都是容易,入门后就开始难,畏难情绪大的孩子容易放弃。
因此,主要需要解决的是“畏难”。
应对: 出现畏难情绪,要帮助孩子,放慢节奏、设置合理的目标。慢慢从学习活动中,建立自信和胜任感,要有“越做越顺”的感觉才行。
另外就是磨砺精神,最好的方式是运动。在运动中接受挫折,再体会立即爬起来。
因素4:害怕被拒绝
影响性:7%
心理学上,把害怕被别人拒绝的人称为:“拒绝敏感者”。
“怕被老师批评”大概是孩子不愿意问老师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怕被领导拒绝”,大概是孩子在职业生活中争取机会的最大障碍。
“畏首畏尾”、“面皮薄”,我们的教育正在批量生产这样的孩子。
应对 告诉孩子,一请求别人帮忙有技巧;二即使别人拒绝了自己,也不代表自己不好,或者别人想伤害你。如果这件事很重要,就要想别的办法争取。

因素5:自我设限
影响性:6%
我最喜欢去的教室,是1年级的教室。所有的孩子都眼光明亮,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管对错,下次还来。
慢慢到初中、高中,就有很多孩子开始出现“自我设限”的情况。“这个太难”、“这个我肯定做不出来”的想法开始固化。
知乎一位网友说,初中开始觉得数学自己肯定搞不定,上课第1分钟就开始担心老师会不会提问自己,结果就在紧张中度过每一节课,果真什么也没学会。
应对: 给孩子设定的目标不要太高,帮孩子选择合适的环境,要让孩子能体验到成就感。
另外,具体学科出现挑战的时候,要用合适的资源和方法来帮助他,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
相对事后补课,不如实现帮他提前学,这样进课堂后,他更加自信。

因素6:逃避现实
影响性:5%
逃避现实可以省去大量痛苦,但同时也是内在懦弱的表现。
不过,现在高强度的学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父母要有耐心,帮助他们一点点聚拢勇气。
应对: 要磨砺孩子的精神,让他学会应对挑战的最好方法,还是运动。
现在孩子相比我们这一代体能严重下降。因此,心理也更脆弱。这就是因为运动过少,缺乏磨练。
不要期望孩子能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屡败屡战,学习中磨砺不出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一定是从生活中来,从运动中来。

因素7:总找借口
影响性:22%
上面说了很多“面皮薄”的孩子,采用的是“逃避”的方法,来规避负面的感受。
而更多一些的孩子,则会用“假装”的方式,来减轻失败感,这就是“找借口”,这也是一种逃避。
一开始找借口,是怕你“惩罚”或“批评”,后来就是骗自己,骗着骗着,就真的以为都是别人、外部的问题。
这里面的根源是缺乏反思性,原因是反思带来痛苦的感受,因为要承认自己不好。
所有惯于找借口的人,都停滞不前,不会进步。
应对:反思只有在犯错不被批评的时候才会顺畅进行。 因此,孩子犯错,要仔细对待。帮助他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比劈头盖脸骂一顿强多了。

因素8:恐惧心理
影响性:19%
罗素说:所有形式的恐惧都会导致疲劳。学会避免恐惧将使人极大地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疲劳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