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知识产权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发布的权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亚冬会上的法院人丨如何分辨正品亚冬会周边?法 ... ·  17 小时前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亚冬会上的法院人丨如何分辨正品亚冬会周边?法 ... ·  17 小时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专利转化运用在行动|数据里的专利转化运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知识产权报

降血压肽成高血压患者“救星”!其专利状况如何?

中国知识产权报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17-11-16 06:49

正文

编者按: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达到18.8%,防治高血压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道难题。降血压肽也称ACE抑制肽,安全无毒,效果显著,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降血压肽相关专利状况如何?本文作者将通过专利检索,分析降血压肽的技术发展情况,一起来看看。


原标题:防治高血压:降血压肽显奇效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常会引发人体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达到18.8%,全世界每年因高血压而死亡的人数高于其他任何一种疾病。可以说,防治高血压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道难题。


降血压肽也称ACE抑制肽,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剂,是一种蛋白酶解产物,它通过抑制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力,起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降血压肽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及微生物,安全无毒,效果显著,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中,笔者将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分析国内降血压肽的技术发展情况,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专利申请较为活跃


笔者通过在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截至目前,中国涉及降血压肽的专利申请共877件,按申请人国别排序依次是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等,特别是美国,提交的降血压肽专利申请量占我国在该领域提交专利申请总量的17.2%,并多年在全球的专利申请中稳居第一。可见,美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活跃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专利申请时间上看,全球最早关于降血压肽的专利申请出现在1964年,而中国降血压肽的专利申请最早出现在199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研发起步相对较晚。


虽然起步晚,但我国在降血压肽方面的技术研究一直呈上升态势。从年度专利申请量分布来看,2003年以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呈缓慢发展趋势;2004年起该领域呈现稳步发展,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高;2009年我国在该领域进入快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5年该领域年度专利申请量持续突破100件,2013年专利申请量为138件,达到历史最高值。


从申请人分布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国内该领域共有571位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平均每位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量为1.53件,这说明我国申请人对该领域关注度逐渐升高,技术研发愈发活跃,但也反映出该领域尚存在技术集中度较低、专利申请人较为分散等问题。笔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的申请人均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排名前三位的申请人分别为江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由此看出,高校和科研院所凭借其研发设备和人才等优势,在该领域取得了亮眼成绩。


技术类型相对集中


通过分析,笔者了解到,降血压肽的原料包括以鸡蛋、海洋生物等为主的动物蛋白和以大豆、花生、杏仁等为主的植物蛋白,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可见,降血压肽多来源于食源性原料,其与化学合成的降血压药物相比,不仅安全性高,且无毒副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专利文献发现,该领域技术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类是涉及降血压肽的提取制备的技术。降血压肽的制备方法包括酶解法、发酵法、自溶法、基因工程法。酶解法是将天然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释放出肽类物质。如公开号为CN10506314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碱性蛋白酶从鲶鱼骨中提取制备降血压肽的方法;公开号为CN10469460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从海马中制备降血压肽的方法。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水解掉原料中的蛋白质获得降血压肽的方法。自溶法是指使原料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到细胞中,酶解自身蛋白质后产生肽类物质。如公开号为CN10459346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蓝蛤自溶产生内源性蛋白酶后,在不需添加外源蛋白酶的情况下,利用内源性蛋白酶酶解获得降血压肽的方法。从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看出,发酵法、自溶法仍是利用蛋白酶实现对原料的酶解获得肽类物质的方法,其与酶解法本质是一样的。而基因工程法是先设计出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肽段,并将其转录到微生物体进行表达,从而获得高产量的肽类物质。该方法可以克服酶法制备中成分复杂、工序繁杂等缺点。


第二类是涉及降血压肽的氨基酸序列测定技术类型。降血压肽为小分子肽类物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肽类物质的高级结构和功能,测定氨基酸序列是肽类物质结构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研究其构造关系及进行基因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专利申请中,能够提供降血压肽氨基酸序列的比例仅为12.14%,这反映出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尚不充足。在已确定的降血压肽氨基酸序列专利申请中,属于2个至10个氨基酸构成的寡肽占比86.58%,属于10个氨基酸以上构成的多肽占比13.41%。可见,专利技术中确定的降血压肽以寡肽为主,其中又以2个或3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和三肽居多,如公开号为CN101906135A的专利申请,确定了从螺旋藻中提取降血压肽为异亮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氨基酸序列的三肽。


积极拓宽研发方向


据了解,降血压肽的获取方向较多,其可从食源性原料中获取。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食品原料十分丰富。从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可看出,目前降血压肽的原料多是从大豆、酪蛋白、牛乳、牡蛎、虾、花生、杏仁等食材中制备而成,今后研发人员可扩大食品原料的选取范围,尝试从新原料中发现和获得降血压肽的成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