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榕
谈中国股市赚钱逻辑,说中国市场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arlETF  ·  A股因子暗战:价值VS成长未见分晓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这一次合并,可能会彻底改变中国汽车产业格局 ·  2 天前  
二姐财局  ·  国家暗示的很明显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洪榕

洪榕:郭主席提出的125建议是当前化解民企融资难的最优路径

洪榕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11-12 00:00

正文


民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两年在金融降杠杆严监管,资本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是成了资金短缺的重灾区,按理国企整体杠杆比民企高,重灾区应该是国企,但国企因为可以有国家信用背书,最该降杠杆的却毫发无损。


信用无价,若银行越强调市场化运作,那贷款一定会给有国家无限信用背书的国有企业,哪怕这家国有企业已经是僵尸企业。



另外,银行是国有企业,给同为国有的企业贷款是没有风险的,这是市场共识。


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结果是, 对国家经济贡献率只有40%的国有企业,占据了75%的银行贷款资源。


这是现实 我国的金融资源目前是国有高度垄断 ,这和四十年前商品生产国有高度垄断是一样的, 四十年前国营企业垄断造成商品短缺 (特权阶层并不短缺),商品价格定价扭曲,现在的情况是 国有金融垄断造成资金短缺 (特权的国企并不短缺),资金价格变态(借款利率)。


目前,我们还无法打破国有金融垄断,资本市场发展又非常薄弱,但又想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决民间资金变态高利率的问题,怎么办?让银行市场化选择放贷?那一定选有国家背书国家兜底的国有企业,让银行员工自由选择?那一定选不会追究个人责任的国有企业。


郭主席提出的125建议,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但确实 是目前可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郭树清

从民营企业的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因此,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我们也会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让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看到这段话,我坚信国家层面定调民营企业很重要、必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承认民营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等,这些都是真的。



国家层面是真意识到是政策制度层面的原因让民营企业大面积出现了困难,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也是真明白了只要让民企恢复信心,再现活力,他们的发展是可期的,远比国有企业更值得期待。


国有企业对金融资源的消耗大,效率低,一直是我国银行的风险所在(也是资本市场一直给予银行股极低市盈率的背后原因!) ,历史上为化解银行风险,管理层鼓励国企上市帮助国企脱困, 用上市获得的融资还银行的逾期贷款, 所以说股民对降低银行坏账率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这次若能通过行政的手段,改变目前 金融资源匹配扭曲 的问题,让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更具活力、效率的民营企业,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更可以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最终化解银行的风险。



有些人担心这是加杠杆,其实是误解,125说的都是比例,即 同一总量下, 调整国企民企贷款占比,和量化宽松增加总量完全不同。


有人担心降低国企贷款占比,国企及国企融资平台会出问题,这属于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再说,这些问题迟早是需要解决的,三年时间逐步调整应该已经考虑了国企承受力。再说,资金不可能永远流向低效的地方。


也有人担心,扩大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会大大增加坏账率,其实每年银行贷款总量是个定数,让资金从低效企业往高效企业流,个案不好说,但从总量看坏账下降的可能性概率反而高。


至于说会有一些民营企业主骗贷,这其实也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整体占比提高,并不是差的企业就能获得贷款,这是两码事,银行自会有相应贷款标准。因为有额度有目标,银行才会设法给符合贷款标准的民营企业贷款,这样国企民营才有可能被平等对待。当然,防止贷款过程中的徇私舞弊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银行的基本工作,不能因为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就认为不能给民企增加贷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