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有乘客发布微博称,自己在乘坐滴滴快车出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出现头晕、目眩、气短、胸闷等症状,认为车内有迷药,惊慌中开门跳车。@滴滴出行官微对外回应称:该订单确实存在,
但不存在“一闻就晕”迷魂药,
平台正协助警方调查。
该贴称,此乘客上车后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短短两分钟里全身渐渐麻痹、呼吸困难、身子越来越沉重、好像马上要睡过去一样。
该乘客称,自己用尽全身力气拉开车门,司机本能地踩了刹车,自己就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并拨打滴滴客服和110。
对于该帖子的真实性,有不少网友产生了质疑, 微博认证用户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白衣山猫 发帖表示:首先,
不存在一闻就麻醉的迷药,即使有,作为气体,不可能存在乘客麻醉了而司机还能开车的可能
。文中说,司机窗户开了条缝,空气可能会好些。事实上,老司机都知道,驾驶室窗只开一条缝时,空气是从车内被吸到车外的,新鲜空气在驾驶室可能更少。其次,该乘客的体验也可能是真实的。有可能是在高度紧张害怕加上极强自我心理暗示下产生类似于癔症的反应。总之,在车内一个狭小空间内,司机用迷药害人而自己不受其害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滴滴官方微博在随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第一时间联系了乘客,对其遭遇表示关心和慰问,同时也联系了司机进行调查。经核实,该订单接驾师傅已在滴滴的平台上服务了5663单,星级评分为4.96分(满分5分)。
对于乘客的陈述,司机师傅也表示惊魂未定,被乘客的跳车行为吓坏了。
订单确实存在,但迷药不属实。目前平台正在协助警方调查。
不过,就在刚刚,我们发现滴滴出行已经将该条回应微博删除,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平安北京也对此事表示,在乘客的叙述环境下,没有任何医疗器械辅助和药物注射,目前尚无药品可以让人一闻就麻痹或失去知觉,希望大家不要传播谣言,误导大众。
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深圳市官方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市网约车司机中,共有2231人身份异常,
其中
40人为全国在逃人员
,
758人为涉毒前科人员
,
1433人为全国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