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宝宝脚底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开学一忙,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第一批买学习机的妈妈,已经后悔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父母:你们在对抗的焦虑,到底是谁给的?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02-28 14:00

正文



大家久等了!从今天开始,「好书推荐」又来咯~


我们以前常说,分离焦虑并不单单指孩子的焦虑,其实更多焦虑的是家长,他们希望孩子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希望孩子能交到好朋友,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且充实……但大多时候,这只是家长的希望而已。


Twitter和Facebook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最担心什么?


以下是很多家长的观点:

优点被忽视,而缺点被放大了;

我的孩子能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并被引领踏入他真正热爱并充满激情的事业中去;

那些不懂教育的人制定出来“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会不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究竟怎么对抗这些焦虑呢? 家长可以做什么?


首先就是如同上文所说, 找到自己在焦虑的点,找到教育痛点,然后为孩子做出改变。


其次, 了解你的角色,找到适合的教养风格。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中,有五个层次: 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如果你同意马斯洛需要层次金字塔所暗示的5个角色,那么,作为家长承担起满足这些需求的责任就充满了复杂性。


首先,你需要做到,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个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看似简单,其实也并非如此,用作者肯·罗宾逊的话来说,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必须为了获得健康的食物、干净的水和安全的住所而不懈努力,而且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确保这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挑战。


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本来有一些难以理解——这原本只是基本需求啊? 但看到身边的宝妈找代购买奶粉、买宝宝饮用水,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为达到基本需求而努力呢?



除此之外,还有四点,包括: 关心孩子的人身安全,即确保孩子们免受身体伤害 ,这一点在我们年前的 安全课 里有提及,其重要性我们不多赘述; 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有归属感; 培养孩子的自尊; 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天赋。


当我们把这5点摆出来后,会发现,理论中给合格父母的标准设置得太高了,而且,用作者的话来说, 养育孩子不是一门科学,如果要说它是一种艺术,那也是边界模糊的艺术。


⬆️肯·罗宾逊


家庭中爱和归属感是复杂而微妙的: 母女、父子、父女、母子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在不经意间会变得非常复杂。 所以,对待不同的孩子,就需要父母分别制定和每个孩子的关系,用他们的反馈了解自己的角色,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养风格。


我们经常会分享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会给 孩子做便当的爸妈 会带着孩子环游世界的爸妈 会发掘孩子兴趣的爸妈 ……但事实上,这只是分享,这是属于他们的亮点,适用于他们的孩子,而什么是适合你的呢?


你要对抗的焦虑,来自于哪里? 孩子自身? 还是,别人家父母?


去年《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在养育圈里特别火,我看完以后异常感慨: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这个世界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这是书里的原话。 日常父母的焦虑或许跟上东区妈妈们的PK比起来不值一提,但也少不了身边人给到的“完美”的概念: 事业家庭两手抓,房屋宽敞整洁,身体健康,时刻正能量,孩子听话乖巧成绩好天赋高……


而我想用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 合格父母的标准被一群跟你没什么关系的家长设得太高了!


找到属于你的教养风格最重要!


以上只是我看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写下的部分内容,其实父母能做的不止如此:

了解孩子,让他们实现天赋自由;

理解孩子的压力,帮助他们应对新挑战;

让孩子主动学习,从内部激发他们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学校,了解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与老师合作,不做直升机式父母;

改变教育生态,多维度影响孩子的教育;

干预学校问题,为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引导孩子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可能。


今天推荐的这本《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希望能够缓解父母焦虑的同时,能够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注意:
1⃣️最终领奖条件1和条件2缺一不可。
2⃣️最终的获奖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