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千万不要滥用Stream.toList(),有坑! ·  12 小时前  
PChouse家居APP  ·  Deepseek怒怼ChatGPT,究竟谁更 ...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java 插入式注解的打开方式! ·  昨天  
海宁19楼  ·  这周日,海宁这里有大事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年终总结,绝不能碰的5大禁忌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12-13 07:00

正文



导语: 又到了年底写总结的时候了,年终总结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转眼间,就要到12月中旬了,2024年又将结束。

岁末年底,正是总结、复盘、再出发的关键时刻,很多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年终的大总结。

年终总结确实很重要,毛主席就说过: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一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

我也认为,年终总结,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这是个人、团队、公司总结经验、迭代成长的有效方法。

创业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每年都会认认真真地做总结。

我也带过很多人,但 我发现很多人是不会写年终总结的,写出来的东西模板化、套路化、形式化,失去了总结的意义。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年终总结要注意的禁忌,大家不要去碰。

报喜不报忧


很多人把年终总结搞成了“功劳簿”,只报喜,不报忧,只捡好的说,不讲存在的问题。

本来,在年底时展示下自己的成绩,表明下自己的贡献,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的。

但他们却走了极端,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就在年终总结的时候疯狂加滤镜,放大亮点。

而对于不足之处,则绝口不提,避重就轻,掩盖问题。 这其实是非常不对的。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 一个人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大家心里是有数的,掩盖问题,反而让人一眼会看出来是在掩耳盗铃。

从团队的角度来看, 工作中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如果刻意掩盖问题,就失去了群策群力解决它的好时机。这样问题并不会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越变越大。

从个人来说, 掩盖问题,其实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拒绝成长,是很不明智的。

毛主席也说过,总结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一是缺点。 如果只报喜不报忧,那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我自己就特别不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人,当下属兴冲冲跟我讲取得了什么成果,我一定会问一句,还有哪个事没做好?然后就着那个事层层扒洋葱。

酵母内部在做总结的时候,就有一个原则,叫“三好一改进”,你讲完好的地方,至少要加一个有待改进的地方。

只有坦诚地暴露问题,才可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才会有来年的进步和成长。

对上不对下

有些管理者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眼睛只盯着上面,完全忽略或者无视下属的存在。

他认为年终总结就应该是给领导看的,是向上证明自己的,最低限度也是向上糊弄的,跟下面人完全没什么关系。

这就导致,上面做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下属一概不知。对领导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如何评判每一项工作的价值,下面的人也只能靠猜。

这样的年终总结,会导致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家一年来的功过付出,完全处在一个黑盒子中。

脱不花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周报应该是上级写给下级的。

糊弄上级是很容易的,但是糊弄下级就很难了。

因为你到底有没有给别人解决问题,做的事情有没有赋能下属、给他帮助,每个人都能看得很清楚。

当然,不仅仅是周报,年终总结更不能只对上不对下。

当你能够考虑到下属的利益,顾及到下属的感受,愿意跟团队开诚布公,那么你心里自然就会有杆秤,不会糊弄,也不敢糊弄。

员工的心里也是什么都清楚的,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他能感受到被真诚对待,你未来的管理也会更有成效。

作秀不作为

如果说报喜不报忧是因为恐惧,所以掩盖问题,那么作秀不作为则是为了炫耀,所以他刻意表演。

有一些人把年终总结当成了“作秀场”,他确实是认真地对待了,但明显是故作姿态地对待。

平时一丁点的细微工作,比如整理了一下资料库,他也能大道理、小作文地堆砌,空话套话满天飞。

还有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做PPT,甚至写成了万字小作文,搞起了文学创作,纯粹是表演给领导看的。

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一下他到底做了什么工作,拓展了多少客户,带来了多少成交,客户口碑有没有提升,你会发现找不出来,他说的一切都是搭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

一个人如果习惯了在总结复盘的时候作秀,他在日常工作中大概率就会不作为。

因为他觉得,干得好不如演得好,发展到极端,很有可能会造假。

一个好的年终总结,一定是务实的,有数据,有事实,有动作,有方法。既要复盘结果,又要复盘过程,还要展望未来。

你能直指结果,比如KPI有没有完成,产生了多大的价值,团队就能心里有底,有的放矢;

你能复原过程,比如你做过什么,用了哪些策略方法,团队就能复制成功,规避失败;

你能规划未来,比如明年的目标是什么,打算怎么干,团队就能把握方向,抓住重点。

这样的年终总结,才是写在钢板上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总结反省,指导未来。

换汤不换药

还有一些伙伴,在态度上不拿年终总结当回事,认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所以他就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敷衍。

当你以形式主义去对待它的时候,它就真的成了形式主义。

于是年终总结成了一桌“拼盘菜”,一个模板能用好几年,堆砌材料,堆砌词藻,缝缝补补又一年。

这样的年终总结,完全沦为了流水账,没有深度思考,我也坚决反对写这样的总结。

事实上,年终总结,不是随填填,而是要你从头到尾地“审视”,并提炼总结成经验和来年的迭代计划。

写总结的过程中,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 你要对对业务进行思考,也要对团队进行复盘;既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也要对过程进行分析。

一手盘事,一手盘人,彻底检视自己的工作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别让年终总结沦为了形式主义。

唯己不唯公

还有的人,他的年终总结,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一个大型项目,明明整个团队都参与了,他却写得好像凭他一己之力,把项目推进的。他看不见团队的贡献,更看不见平行部门的协助。

在谈到功劳的时候,会极力夸大他个人的贡献,抹灭团队的价值;

在谈到问题的时候,他又想方设法撇清自己,做得不好都是因为形势,因为制度,因为某某部门不给力;

在谈到未来时,他的计划里也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仿佛他一人单打独斗,就能力挽狂澜,实现全部目标。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年终总结,是有问题的。它一看就不是事实,也不利于内部团结,更不利于未来发展。

尤其是管理者,你只讲个人,不讲团队,团队就会心灰意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会被浇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