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社交及二手平台上涌现大量宇树机器人出租商家,单台日租金在5000元到1.5万元区间。许多商家以“春晚同款”为标签出租机器人,引发抢购潮。市场热度高涨下,二手机器人租赁市场也成为热门选择。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机器人的特点,以及租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社交及二手平台涌现大量机器人租赁商家
商家以春晚同款为标签出租机器人,引发抢购潮,档期紧张,日租金较高。
关键观点2: 机器人租赁市场热度高涨
一手市场价格高且不好购买,使得二手租赁市场成为低成本的选择。商家迅速嗅到商机,市场热情高涨下,二手机器人租赁风潮悄然而至。
关键观点3: 机器人种类和特点介绍
介绍了宇树科技G1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的特点,包括运动性能、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价格、娱乐功能等。
关键观点4: 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公司、学校、交通等领域,未来商业化落地方向看好,但家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需时间。
关键观点5: 业内分析和未来展望
人形机器人进化提速,开源模式下技术进步迅速。宇树科技创始人表示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快,对未来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宽持乐观态度。
正文
最近,社交及二手平台涌现大量宇树机器人出租商家,单台日租金在5000元到1.5万元区间,且档期紧张。
二手交易平台上许多商家以“春晚同款”为标签出租机器人,
有租赁商家称近期已经爆单,还有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
。
春晚机器人引发抢购潮
日租金5000元—15000元不等
在二手租赁市场,机器人热正刮起了一阵租赁旋风。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某机器人出租企业负责人表示,
“优必选、穿山甲、宇树机器人都有,宇树G1机器人租赁最火爆。”
2025年开年来机器人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商家迅速嗅到商机。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二手平台上,许多机器人租赁店铺在销售页面标示出“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租赁”的字样。
实际上,
春晚舞台上的是宇树科技H1机器人
,其以强大的运动性能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见长,而
目前租赁市场上更多的是G1机器人
,其以亲民的价格和具有灵活性的娱乐功能吸引有相关需求的用户“尝鲜”。
据了解,G1机器人此前在京东旗舰店售价9.9万元,但该款机器人不到1天就售罄了,目前也是无货。
一手市场价格高不好买,对“尝鲜”的消费者而言,二手租赁市场不失为一个低成本的好选择。
市场热情高涨之下,二手机器人租赁风潮悄然而至。
对于这些二手租赁商而言,日租万元的价格,仅需10天或者半个月即可回本。
据了解,单台宇树G1机器人的日租金从5000元至1.5万元一天不等,这一价格通常包含本地商家运输到场、操作员全天协同护航的费用,不收押金;如若不需要操作员,部分商家则要求收取高额押金。
2月24日,一家租赁商表示,近10天内以1.5万元的价格已订不到G1机器人。“我们现在有3台(G1机器人),最近10天的话,1.5万元一天都已经订不到了。10天以后(预定价格)可能会便宜一些,再到一个月之后,那就更便宜了。不过你早订早便宜,不然你到了临时要用的关键时候可能就没有了。”
据封面新闻报道,2月17日,穿着花袄的机器人精神抖擞地行走在杭州湖滨步行街,沿街的路人们纷纷被吸引,带它出来“炸街”的是一家食品公司。而该机器人正是这家公司租来的“打工人”。
开学第一天,西安曲江第一学校也把机器人请到了开学典礼上,与学生一起跳科目三……记者发现,最近几天,春晚机器人已经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上岗”工作。
北京海淀区五道口路口,一台身着荧光黄马甲的人形机器人在“指挥交通”,吸引大量网友围观,现场交通秩序一度十分混乱。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事实上,目前人形机器人噱头大于功能,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是一个开源的平台,未来还有许多功能待研究和开发。”谈及人形机器人未来商业化落地方向,业内分析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供应较少,但是全国租赁市场很大,现在做技术、开发是比不过宇树等企业的,但可以在产业链和更多的应用层面发力,如人形机器人直播等等。
近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开源模式下,人形机器人进化提速。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期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非常快,基本上速度是超过我预期的,每天给我的惊喜也非常大。要把机器人的AI模型做好,做好了以后用更好的AI算力去把它训练出来就好了,所以大大加速了技术进步。”
2月14日,宇树科技发布了算法升级后的G1机器人,升级后的G1机器人动作丝滑不少,评论区好评如潮。与此同时,众多期盼机器人能够应用于日常、服务于生活的评论则指明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应用场景拓宽的必要性。
那么,家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
王兴兴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提到:“个人感觉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但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点。”
宇树科技机器人二手租赁火爆,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来 源 | 21财经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上观新闻、封面新闻、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