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木聊房
一个专业还原事实真相的房产老司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2月22日-23日,成都周末去哪儿玩? ·  昨天  
清廉蓉城  ·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成都:居有所安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谁家的修狗,不要就抱走啦!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哪吒2登全球动画电影榜第一!这16家国产动画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子木聊房

让人头疼的楼市

子木聊房  · 公众号  ·  · 2021-03-03 12:17

正文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关注了「子木聊房」

正文2248字,预计阅读时间:可能8分钟


文/子木



众所周知,昨天银保监会郭老师又点名了房地产这个“坏学生”。


记得上一次点名是去年12月,《十四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里赫然写道:


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紧接着,银保监会下发了“两道红线”,全面限制银行对“开发商以及个人住房”贷款。


很多买房人的房贷被生生拖到了现在,有的还涨了利率。


一时哀鸿遍野。


金融是楼市命脉,房贷是房价枷锁,郭老师的一句话,足以让半个楼市动摇。


这次再次点名房地产,风声又紧了起来,不过这次我们应该结合着整体经济运行趋势来看。



1

来之不易

郭老师有三段话,值得深思。


房地产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多年来 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


自打第一次房改以后,房地产就开始金融化、泡沫化了,靠一朝一夕去掉,不太现实,但是2020年是转折年,房地产贷款增速降低许多。


说明房地产不是顽疾,通过信贷电击疗法,效果显著,但只要还有泡沫风险, 未来信贷口子就不会放松。


对于房企来说,这次是银保监会是铁了心推动市场出清。


中小房企会很惨,甚至负债高的房企很容易资金断裂,而且这次再怎么喊,也不会有人来救,接下来买期房要当心,警惕不知名小房企。


对于个人来说,接下来房价上涨过快,或者楼市火热的城市,会在信贷层面进行调控,尤其是经营贷买房这条路,会被掐断。


比如大湾区的广州,有读者反映,贷款推迟了好几个月,有的贷都贷不出来了,这意味着买房人的购房成本会提升,擦枪走火殃及刚需也在意料之中。


接下来,这种信贷卡死楼市的案例会成为常态,比较考验买房人择机技术。


2

很危险

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 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简单而言就是,投资或者投机很危险,万一房价出现剧烈波动,影响社会稳定。这句话站在“房住不炒”的角度,是完全正确的。


但站在个人角度呢?我认为是多层的。


首先我认为房子可投资但不可投机。


投机就是纯炒作,快进快出,借钱融钱赌行情。


但楼市是纯政策性市场,房价涨跌只在一道政策、一夜之间,不可预测。


而房子的交易周期又很长,跟二手小摩托不一样,转手就能卖。


利空来了,很容易高位套死,这些年,撬“连环杠杆”买房套现的投机者,基本都熬不出头,投机把自己后半生投进去了,这种人我见得太多了。


但投资不一样,主要在于长线,是用闲置资金配置的资产,1-2套房用来对冲通胀,是合理的。


房子的投资属性,并非天生,而是环境造就的,比如房子绑定教育、户籍,以及产业资源、医院、商场、办事机构等等。


如果不允许投资房产,就需要从底层进行改革。


其实,人们最痛苦的莫过于保护财富。


我那天算了一下,这些年社会真实通胀率为7%,这意味着10万块钱,10年腰斩为4万8千元,再过10年腰斩为2万多。


年前基金、股票大火,很多人跑过去买,结果这几天跌得连爹妈都不认,损失惨重。


股票基金风险高,其他水太深,房子还不让投,央行继续放水,这不是摁住“生割”吗?


为老百姓找财富保值通道,才是最重要。



3

口头加息


去年全年实现了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郭树清表示,支持实体经济的很多政策今年肯定会延续下去。 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回升,估计贷款利率会有回升和调整,但总体利率还是较低。


郭老师这句口头加息,直接把当天的股市吓崩了。


因为利率上调,会提高资金流动成本,降低货币流动性,利空资本市场,昨天关于利率与楼市的讨论也非常多。


很多人担心刚转的房贷LPR利率会不会涨起来。


我先说答案,概率极低。


LPR全称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注意了,重点是在“市场报价”,背后的逻辑是跟着经济运行情况走的。


虽说中国现下走出了疫情阴影,经济恢复,但也不至于达到反弹改变大趋势的地步。


这是一。


LPR利率连续10个月未变,当局已经摸透了这个基础平衡点,它是符合经济运行情况的。


现在对于楼市,更多的是政策调控。那么完全可以用“加点”实施一城一策灵活调控,楼市火热的城市“加点”多一些,楼市冷淡的少一些。


没必要动大盘。


这是二。


去年国家和银行们是鼓励人们转化LPR利率的,二手房贷又涉及万亿级资金盘,LPR跌了,居民房贷减轻了,皆大欢喜。


但如果涨了,这就意味着央妈对民众定向割韭菜,LPR阴谋论坐实,民声沸腾,央妈公信力受损。


如果坚持国策,用大消费带动经济,那么让利于民是必然选择,基本盘就不可能再动。


这是其三。


所以大家不必过多担心。



4

左右互搏


其实在郭老师之前,上周财政部部长刘老师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中,也提到一段话: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 避免过早退出经济支持措施 。2021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很多读者一头雾水,因为这好像跟郭老师的“口头加息”有出入。


看懂这些,需要你站在山顶往下望:


刘老师“避免过早退出经济支持”,考虑的全球大环境。


去年疫情影响,全球主要12大经济体放水近100万亿美元(约646万亿元),其中货币主要流入地就是中国市场。


因此去年,中国资产大幅上涨。


今年,全球印钞还在继续,前两天美国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社会通胀压力已经超越2008年危机水平线。


欧洲也决定继续实施一揽子宽松货币政策。


虽说中国现在经济相对独立,进出口依赖度历史最低,但是输入型通胀在所难免。


这意味着,央妈如果不跟着放水,就会被国外的大水吞噬,被老美割韭菜;跟着放水,国内资产就会泡沫化,违背初衷。


如果抑制资产价格(股票、房价等)上涨,物价就会上涨,如果抑制物价上涨,资产就会一飞冲天,影响实体经济。


不管你听没听懂。


反正摆在当局面前的是一道旷世难题,出现两种理论在所难免。



5

出路


根据对中国经济市场的了解,我说一下看法:


首先,无论如何,防控风险是头等大事。


按照郭老师讲,房地产依然是当下重大风险灰犀牛。


所以2021年的房地产,调控只会越来越严,水是流不进来的。


但我认为这对楼市是利好。


因为不炒房价,房价列车停下来,接更多年轻人上车,房地产泡沫会逐步被财富稀释,未来增长就是最“踏实”的。


眼光一定要放长远。


但这种情况,会造成楼市“超两极分化”,优质房产顶着风暗涨,垃圾房产一路阴跌。


所以2021年,房价还在憋着劲上涨的城市,无论利率高低你都得上车。


物价又是民生问题,肯定不能放,不然大家吃不起肉买不起菜,后果很严重。


最后大概率还是得靠股市消化,而且股市利好实体经济,符合逻辑。


只不过未来股市会严加看管,不会像2020那样疯狗式乱涨了。


守护财富,越来越考验认知和技术了。


以后,我会尽可能分享好用的理财知识,帮助大家守护财富,大家多关注一 下,下 的小号。



·  本文已完  感谢阅读  ·




PS:认知分享,城市分析 ,我会放到助理注册的微信号里,届时给大家定向推送。

还有一些能说的不能说的内容、知识分享、我的一些生活感悟、还有比较有用的资讯,也防止跟大家失联,如果时间可以,偶尔还会给大家解答问题。

这个号这几天加的人太多,容易被限制,饱和后就会关闭通道,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