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视觉,颜值和逼格
没错,就是颜值和逼格,女性是十分注重视觉的生物,这一点从自拍美颜的火爆程度可以断定。打开一个app,女性对app的第一印象就是设计,设计风格是最直接吸引女性的。单纯的视觉体验和全方位的交互体验,app的体验的“虚荣感”从设计选择开始,女性会对美丽精致包装的东西产生天然好感,会让女性产生美好的事物的联想。
2、除了美,女性更需要情怀和轻奢
女性一向是以感性而非理性来驱动行为的。相比男性,女性购买行为多源于自身喜好,而非功能需求。因此,在消费是,女性除了本能地关注自己是否“美”意外,还有希望产品有“情怀”、够”轻奢“。其实,情怀与轻奢的追求都源自于女性展现自我的需求,前者是个性的展现,后者是财富的展现。
3、女性爱分享,更爱“炫耀”
有个有趣的调查现象:只有38%的中国女性会在论坛发言,而到了朋友圈时代,中国女性在社交平台的分享比例到达了80%。为什么?同是乘载社交属性的平台,差异在哪里?那是因为朋友圈的分享更多了一层“炫耀”的功能,即时的、图文的、视频的、互动的朋友圈满足了分享、炫耀的需求。这种需求将转化对品质生活追求的动力,反刺激消费升级。
4、注重情感愉悦和满足
女性在注重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他们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商品或服务。
比如当下时髦的ins网红店,有的是小清新风,有的是粉红少女风,有的是萌宠喵咪风,契合不同女性的情感满足从而吸引消费,另外,让我想到的是“SK2”的代言人“霍建华”,为什么一个女性化妆品让男性代言,那是因为“霍建华”在迷妹心中的情感认同,是完美形象,从而以人带入对产品的认同。
5、不是在“购物”,是在“社交”
女性喜欢购物,是因为在她们眼里“购物=社交”。女性逛街总是喜欢跟朋友一起逛,扎在一起聊天的话题也离不开购物。小红书作为锁定美妆类垂直市场的交流社区,沉淀一定的精准用户后,转型电商,这正是契合了这条女性心理,女性逛街更为了社交,喜欢”群逛“分享好玩有趣有用的东西。对于女性,网购不仅是购买渠道,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6、女性年龄层需求端变化
随着时代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用户选择也不断变多。女性用户,尤其是年轻女性用户,也“清零”了原有品牌观、原有购物模式,呈现出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状态。通常来讲,20多岁的女性趋向于“选择性”付费,30多岁的女性趋于“服务性”付费,而40多岁的女性则趋向于“简单可依赖性”付费。
7、消费仪式感很强
现在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哪怕没有参加重要场合也要化个妆再出门。我们也经常看见女孩子在环境比较好的咖啡厅、甜点店里,对着美颜相机自拍,打扮精致美腻,拍3,4百张照片,运用5,6个修图app,最后纠结挑4或6或9张发朋友圈(为什么4,6,9,你懂的),现在的女性更享受有仪式感的生活状态。
8、追求个性和独特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90后已经登上大舞台,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一代女性敢花钱,敢为自己花钱,而上一代女性只敢为小孩花钱。城市快速发展,平均结婚年龄推迟到30岁以后,大把时间享受青春,“对自己好一点” 成为年轻一代女性消费习惯,中国女性经济上更加独立,撑起不止半边天,未来5-10年,我们将进入了追求个性,忠于品牌的 “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