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色字体“艾德研究部”了解最新资讯
▍
市场前景展望
1.1.1全球经济持续恢复,世界银行上调经济增长预期
据世界银行于6月11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长率2.6%,较之前1月的预期值2.4%提升0.2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和2026年的全球GDP增长率将为2.7%。整体上看,全球经济持续恢复。
上调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强劲扩张。
世界银行将美国2024年GDP增长率预期值从之前的1.6%上调至2.5%,提升0.9个百分点。
通胀方面,世界银行预计全球通胀率2024年将降至3.5%,2025年将降至2.9%,但下降速度比1月份预期的要慢。这意味着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可能仍会对降息保持谨慎,利率可能会保持在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预计2025年至2026年间平均约为4%,从而对增长形成制约,并增加那些以美元借贷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压力。
与此同时,美联储在6月的议息会议之后,也公布了对美国GDP增长率的预测。预计2024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1%,2025年和2026年增长率均为2.0%,更长期增长率为1.8%,均持平3月预期。
通胀指标—CPI持续下降。
6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增长3.3%,较前值和预期值3.4%小幅下降。其中,住房成本上涨仍是通胀下行的最大阻力,能源价格加速下滑推动通胀放缓。
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的5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4%,低于预期3.5%,也低于前值3.6%,为三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
通胀指标—核心PCE回落至三年前水平。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7%,持平预期和前值。
剔除食物和能源后的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为2.8%,持平预期2.8%,前值上修为2.82%。把小数点精确到后面几位,4月核心PCE同比增速从略高于2.81%的水平下降到2.7537%,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未来通胀前景方面,预计仍将呈现下降趋势。
据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之后公布的经济展望,2024年美国PCE通胀率预期为2.6%,3月预期2.4%,2025年的预期为2.3%,3月预期为2.2%,2026年和更长期预期为均为2.0%,均持平3月预期。
2024年美国核心PCE预期为2.8%,3月预期为2.6%,2025年的预期为2.3%,3月预期为2.2%,2026年的预期持平3月的2.0%。
就业指标—“非农”和工资数据超预期,劳动力市场高烧不退。
6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27.2万人,高于预期值18万人,高于前值17.5万人(下修为16.5万人);平均时薪同比增速为4.1%,高于预期和前值的3.9%。
不过,5月失业率意外上升0.1个百分点至4%,为两年多来首次升至该水平;5月劳动参与率也降至去年年初以来的最低点62.5%,反映出更多人选择退出劳动力大军。5月份非农报告释放出了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信号,我们认为失业率数据或更能反映当前就业状况,“出生/死亡调整”模型已经跟不上现实情况了,这意味着官方公布的就业数据可能被高估,未来面临下调风险。
未来就业市场前景方面,预计表现稳健。
据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之后公布的经济展望,2024年美国失业率预期持平3月预期,仍为4.0%,2025年美国失业率预期为4.2%,3月为4.1%,2016年美国失业率预期为4.1%,3月为4.0%,2026年之后更长期美国失业率预期为4.2%,3月为4.1%。
自2023年7月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利率一直维持在5.25%到5.50%,为二十年来的高位。2024年6月12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依然为5.25%到5.50%,符合市场一致预期。
不过,更新后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大幅下调了对2024年降息次数的预期,从上次点阵图显示的3次降至1次。在提供利率预测的19名联储官员中:
美联储还公布了官员对2024年-2026年以及更长周期利率预测的中位值,具体如下:
6月议息会议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经济已经在就业和通胀方面取得相当的进展,虽然通胀已经实质性地放缓,但仍然太高,2024年迄今的通胀数据还不足以给美联储降息的信心。
美联储始终专注于实现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的双重使命,并在过去两年中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经趋于平衡,持续的强劲就业增长和低失业率表现良好。通胀率已从7%的峰值大幅下降到2.7%,但仍然过高,美联储坚定地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以支持强劲的经济。美联储正在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以使需求与供应保持一致并减少通胀压力。
2024年GDP增长目标依旧是5%左右。2024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为29.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开了个好头。
2024年5月,中国PMI为49.5%,比上个月下降0.9pct,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pct;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pct和3.6pct。
1.2.2社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波折式复苏
2024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超过预期的3.0%,比上月快1.4pct。1-5月,社零总额为19.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从总量上看,2023年以来社零总额已经明显复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2024年以来依然保持了稳健复苏态势。
2024年5月,餐饮收入4,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5月,餐饮收入21,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
2023年餐饮总收入5.2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上涨了13.21%。餐饮端依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2024年5月,商品零售额34,9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5月,商品零售17.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023年商品零售总额41.86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2022年分别增长了14.71%、5.76%。商品零售总额依然在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1-5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8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投资6.2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1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持平。
2024年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7,8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为52.0%。同期,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7.1%。总体来看,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快。
2024年5月,中国出口金额3023.48亿美元,同比增长7.6%,前值为1.5%;
按人民币计价,5月出口额为214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1-5月,中国出口金额累计14007.63亿美元,累计同比2.7%。
5月出口大幅上升,主要受低基数影响。
总体上,出口保持平稳上升。
2024年5月,中国进口金额21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前值为8.4%,按人民币计价,5月进口15606.7亿元,同比增长5.2%。1-5月,进口金额为10635.57亿美元,累计同比2.9%。5月同比增速下降,主要受高基数影响,环比符合季节性。
2024年5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
5月份,食品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影响CPI的主要因素仍是食品。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3.6%、1.7%和1.6%,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5%、0.8%和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
2024年5月,中国PPI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1.1pct。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2%。1-5月平均,中国PPI同比下降了2.4%。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增速与上月减小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6个百分点。
4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上个月为下降1.4%。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500亿元人民币,分部门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400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00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5,000亿元人民币,票据融资增加3,572亿元人民币;住户贷款增加757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3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514亿元人民币。
2024年1-5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0,6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0,824亿元人民币,下降10.6%。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88,896万㎡,同比下降11.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1,557万㎡,下降12.2%。房屋新开工面积30,090万㎡,下降24.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1,760万㎡,下降25.0%。
房屋竣工面积22,245万㎡,下降20.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199万㎡,下降19.8%。
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同比下降20.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人民币,下降27.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5%。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256万㎡,同比增长15.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6%。
2024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继续净买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9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24万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累计净买入1.74万亿港元,深市港股通累计净买入1.50万亿港元。2024年1月1日-2024年6月20日,南向资金区间累计净买入3,461.41亿港元。
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极大提升了港股市场的流动性。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6月19日,恒生指数的PE(TTM)为9.51倍,市净率PB为0.93倍,市销率PS为1.2倍,均处于十年低位。
1.4港股IPO市场:上半年IPO市场冷清
截至6月13日,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IPO一共25个,合计融资111.44亿港元。港股IPO市场依然比较冷淡。
月度看,1-5月,IPO个数分别为5个、0个、7个、3个、6个,截至6月13日,6月份IPO个数为4个。25个公司中,有13个公司是下限定价。
首日表现看,19个公司录得上涨,其中12个公司首日涨幅超15%,7个公司首日涨幅超30%,仅6个公司首日出现下跌。因此,从首日表现看,港股IPO市场表现较为强劲。
▍
港股下半年配置策略
2024年上半年港股还是录得了一定的升幅,尤其是从4月份开始,指数连续攀升并回到了去年年中的水平。一季度宏观经济实现开门红,二季度各地改善房地产政策的出台和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的加快发行,促使资金开始配置港股市场,并有效的带动了市场情绪正面提升和估值的修复。
经过4月和5月的大幅攀升之后,恒生指数动态PE从4月的8.47倍上到高点的10.04倍水平,尽管反弹后估值仍然处于2010年以来14.8分位,位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外,但已然是近两年不错的成绩。不过,随着5月下旬市场的回调,目前恒指动态PE回落至于8.9倍水平。
随着4月,5月经济指标的分化,反映出总体需求不足,物价偏低,经济运行的名义增长指标仍然低于实际增长,宏观微观背离存在。可以看到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经济恢复反复的背景下,经济持续回升想好仍然要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展望未来,需要注意几点,总体上,中国经济目前有亮点,如服务业的持续恢复,高端制造的崛起,但房地产对于整体产业链和经济的拖累以及地产财政、中小企业负债的平衡始终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宏观上,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结构性变化,经济增速的主体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民营企业和居民负债虽然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但也信心不足,且缺乏资本回报率,不会主动去提升杠杆。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方面,放松限购,增加一线城市购房指标,加大政府收储力度并由中央解决部分地产资金问题,保交楼等行动还是会有利于扭转房地产下行的预期和信心,至于财政政策方面,加快中央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下放速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其次还有如追加赤字,中央发行国债转贷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措施将会有效的抬升政策性需求,稳定宏观经济面。从目前发行国债的规模和速度来看,接下来几个月政策提振宏观经济的效应会有所呈现。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到如7月的三中全会和政治局会议等,这关系到政策接下来发力的重点,虽然目前市场对于三中全会的整体预期不高,但已然有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新兴产业等预期出现。
结合宏观环境、估值以及企业基本面预期来看,
港股下半年很大程度形成区间震荡盘整的行情,波幅空间大约集中在17000-21000点水平
。资产配置主要有三个策略:
1)高息股,高分红。如市场整体回报率下行,加上指数形成震荡拉锯的局面,令市场对于企业增长和外部环境的担忧加剧,而高分红高派息板块则会明显受益,如收入稳定,现金流稳定,股东收益高。这当中包括能源、电信以及公用事业板块。
2)宽松周期,互联网科技股有望受益。市场对于美联储在2024年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的预期较高,随着美联储货币周期的转向,互联网科技股的估值有望提升。
3)新兴产业,政策支持景气度上升。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已经逐步开始产业转换,且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中,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科技领域更易受到政策发力而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如AI以及AI相关产业链,半导体,电子等行业。
回顾2024年上半年,市场对于高股息个股“情有独钟”。高股息个股的基本面往往十分稳健,盈利能力卓越,加上高分红,是资产配置中防御性部分的绝佳选择。港股市场高股息概念股主要集中在电信板块、煤炭板块以及石油板块等。
电信板块重点关注:
中国移动(00941.HK)、中国联通(0762.HK)、中国电信(0728.HK)。
1)中国移动:
2024Q1营收人民币2,637亿元,同比增长5.2%,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2,193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96亿元,同比增长5.5%。
公司表示从2024年起,3年内公司派息率将达到75%以上。
2)中国联通:
2024Q1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890.43亿元,同比提升3.4%;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4.47亿元,同比上升8.0%;利润总额人民币71.69亿元,同比增长10.0%,保持双位数增速。
随着利润增长,预计公司将继续提高派息水平。
3)中国电信:
2024Q1营业收入人民币1,344.9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主营业务人民币1,243.47亿元,同比增长5.00%,归母净利润人民币85.97亿元,同比增长7.70%,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91.60亿元,同比增长5.40%。
公司表示从2024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增长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
煤炭板块重点关注:
中国神华(01088.HK)、兖矿能源(01171.HK)、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展望2024年下半年,由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叠加下半年会迎来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两个传统煤炭需求旺季,预计煤炭价格迎来复苏。
4)中国神华:
2024Q1营收人民币876.5亿元,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58.8亿元,同比-14.7%,扣非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64.6亿元,同比-11.2%。营收稳中有增主要系发电、铁路运输等业务量增长,业绩下滑主要系煤价下行。
根据历史派息率测算,2024年公司的派息率有望达到75%以上。
5)兖矿能源:
2024Q1营收人民币396.3亿元,同比下降20.8%,净利润人民币37.6亿元(扣非:人民币36.7亿元),同比下降41.9%,主因煤炭销售实现价格下降较多所致。
公司承诺2023-2025年保底现金分红为0.5元/股,并且应占扣除法定储备后净利润的约60%。
6)兖煤澳大利亚:
公司发布2024Q1运营报告,平均煤炭价格为180澳元/吨,其中动力煤平均销售价格159澳元/吨,环比下降12%;冶金煤平均销售价格334澳元/吨,环比上涨14%。实现煤炭销量8.3百万吨,同比大幅增加41%。
公司的股息政策为正常情况下各财政年度派付不少于税后净利润的50%或自由现金流量的50%。
石油板块重点关注:
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展望2024Q2,OPEC+自愿性减产持续,俄罗斯新增47.1万桶/日自愿性减产计划,地缘政治也在持续发酵,供给端将保持紧张;需求上,随着全球炼厂检修季的结束,欧美夏季出行旺季的到来,全球需求将呈现环比抬升的趋势。在供需变化的过程中,油价有望得到支撑。
7)中国石油股份:
2024Q1营收人民币8121.8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归母净利人民币456.8亿元(扣非后:人民币457.9亿元),同比增长4.7%。
收入、净利润稳定增长,预计公司将维持较高的派息率。
8)中国海洋石油:
2024Q1营收人民币1114.68亿元,同比增长14.08%,;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97.19亿元,同比增长23.69%。
2024Q1业绩大超预期,预计2024年将维持较高的派息率。
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2024Q1营收人民币7899.67亿元,同比下降0.17%,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83.16亿元,同比下降8.8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81.86亿元,同比下降7.7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15元,同比下降8.93%。
公司派息率的波动率较低,预计2024年仍为75%。
2.3策略二:宽松周期受益股,大型互联网科技股
科技板块一直是港股市场成交量最大的板块之一,其走势对港股市场大市走向具有重大影响。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的成交额一直占大市总成交额的24%-30%。
截至6月20日,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上涨0.10%,恒生12大行业,能源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49.53%、33.65%和17.25%。
概念板块方面,电商及互联网涨23.06%、电讯设备涨22.67%、游戏软件涨8.67%、应用软件涨8.63%。
成份股方面,截至6月20日,恒科30只成份股14只录得上涨,哔哩哔哩-W(09626.HK)、美团-W(03690.HK)、携程集团-S(09961.HK)涨幅居前,16只录得下跌,“蔚小理”跌幅居前。
恒生科技指数分段走势:截至6月20日,年初至今,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0%,从走势上看,可分为三段。第一阶段,2024年1月,科技指数大跌20.15%;第二阶段,2月1日-5月20日,70个交易日,科技指数累计大涨34.88%;第三阶段,5月21日-6月20日,22个交易日,科技指数累计下跌8.89%。
大型互联网科技股走势与科技指数走势基本趋同,但公司之间分化较大。从科技指数权重看,权重最高的10个公司,7个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且权重前7名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
美联储降息对中概互联网公司具有一定影响。美联储本次降息周期十分波折。2022年3月-2023年7月,经过11次加息,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后,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到了5.25%-5.50%,创二十年高点。
伴随着美国通胀的降低,2023年下半年降息声就充斥市场。2023年12月20日,Investing.com数据显示,2024年3月21日即美联储2024年第二次议息会议时,市场预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