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工业网
影视工业网CineHello.com ,泛影视制作垂直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艾司奥美拉唑 vs ... ·  昨天  
桂林广播电视台飞扬883  ·  热播剧被吐槽太恶心!剧方火速删镜头 ·  13 小时前  
医药经济报  ·  研判:丙类目录的市场价值 ·  3 天前  
药物临床试验网  ·  分享 ▎临床试验中的几种光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工业网

奉俊昊:过去20年,我把这些工作重复做了7次!

影视工业网  · 公众号  ·  · 2024-12-17 19:32

正文

1999年,我拍摄了处女作《绑架门口狗》。 今年,即2019年,我完成了第7部电影《寄生虫》。做电影导演,一晃就是20年了。


构思、写剧本、画分镜、拍摄、剪辑和录音。在过去的20年里,我生活的全部就是把这些工作重复做了7次。如果可以一直重复上面的过程,我别无所求。


我把这些循环往复的人生周期中的两个瞬间, 即剧本和分镜,像是用刀劈开的断面一样,呈现在这本书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我最孤独寂寞的那段时间的记录,是经历拍摄现场快乐的大混乱之前,静谧而私人的瞬间。


因为这本书是作为我私人的记录来呈现, 所以从剧本中的错别字到分镜里蚯蚓般的手迹,都照原样印了出来。


过去,偶尔在接受采访时,我隐隐说出过一些自夸的话: “我的电影和我画的分镜没什么两样。”那是想要炫耀我是如何精心地准备电影,或者在拍摄时是多么细心地控制了现场。


不过,这样的炫耀, 说到底还是太愚蠢了。


能够感受到演员们在眼前 生动地表演的时候,能够事先察觉到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们说不出口的苦恼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对自己创作的剧本和分镜进行否定和改变的时候,才能说是真正地做到了导演应做的工作。


因此这次,我想炫耀一些完全相反的事。


书里的剧本或分镜和完成的电影有什么不同? 重新回忆电影中的场面,冷静地进行比较吧。那些产生变化的细节,正是导演在拍摄现场和后期工作的漫长时间里,不停扩张自己的触须,不断思考的证据。这位又一次完成了工作的导演,他干过什么苦活儿累活儿,虽然有些难为情,但想偷偷地拿这本书作为证明。


奉俊昊 于2019年秋


在《寄生虫》原创剧本+电影分镜书籍中, 奉俊昊写了这些 「导演的话」




本书是电影《寄生虫》的拍摄用

最终版剧本

收录 未公开剧照

导演独家专访

全面呈现剧作原貌及幕后故事

奉俊昊所执导的《寄生虫》一经上映便引起巨大反响。 2019年,该片获得 7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 ,次年,该片又斩获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观看电影时,我们常会去揣摩角色心理,分析人物特质,思考影片的真实立意和表达。如果说金基宇在最初借机将自己的妹妹介绍到朴社长家中当艺术家教,尚可以理解为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条件而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那么从这一家人开始设计陷阱,利用女主人的善良单纯一步步将全家人引入豪宅的那一刻,似乎也就无形中越过了朴社长心中那条界线,也开始超出了观众的心理底线,甚至让我们在观看到后续剧情的发展时多了几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想法,这部影片实则为观众上演了一出现代社会中的“ 鸠占鹊巢 ”。

《寄生虫》剧照


钱就是熨斗,所有褶皱都能熨平。


这部影片除了戏剧化的剧情之外,也不乏金句,还融入了各种喜剧元素,极富隐喻性的故事令人看过之后仍会感到一丝沉重。
这一家人似乎代表着本应该被同情的一个社会群体,但造成最后的局面 是现实所迫?是环境使然?还是人的劣根性作祟
影片能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我们能看到电影中所表现出的生活,能在电影中看到现实当中的一些影子。除此之外,认识和了解作品的创作始末却能给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我们除了能对影片有更为深度的解读,还会把注意力放在创作者的身上。

奉俊昊的《寄生虫:原创剧本》和《寄生虫:电影分镜》是从创作角度的一种呈现,可以让我们多维度地认识这部作品成型的历程,让我们得以更好地比较剧本或分镜与完成的电影的区别。它使我们在观赏影片之时有了可以借助和倚仗的艺术角度,有了接近认识和理解导演创作思维的机会。
影片从故事梗概的构思到剧本的变化与成型, 这中间都经历着怎样的一个过程


剧本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就像活着的生物一样。


一部作品从开始酝酿到最终面向观众,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周期。影片公映的时长是相对固定的,每个人的阅读节奏却不尽相同。实际上阅读原创剧本,比在看到它之前想象到所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可以在与这部电影同样的时长内看完剧本和分镜。

电影的画面和声效能传导给我们的信息似乎更多一些,相比之下剧本和分镜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内心触动没有影片来得直接和激烈。但是它们却能够更好地帮我们定格住许多与观影时不同的、变化的细节,会更容易使我们注意到那些人物体态和场景对白等构成要素当中蕴含着的深意。
奉俊昊在剧本中,对于环境、氛围和人物动作、表情等元素的呈现是一种客观且不加渲染的描述,整体的叙事框架体现出一种精炼的把控。
分镜则更显轻松有趣,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漫画形式进行阅读,可以看到电影画面的来源,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影片的一种延伸,就如奉俊昊所说 “我的电影和我画的分镜没什么两样” 。电影是一种动态感观的呈现,分镜却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电影的场景布置和人物肢体语言等元素,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构思和创作,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创作思想与镜头运用技巧的表达。

不论是先看剧本后看电影,或是反之,都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层次、更多角度地去理解这部作品。在阅读剧本和分镜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仿佛跟随剧情走势将书本上黑白画面和文字描述浸染上丰富的色彩,让纸面静止的画面以动态形式回放在脑海中。
如果你平时只看电影,却没看过类似剧本和分镜,或许你会发现一个新大陆,你会发现欣赏、理解甚至是与一部作品对话的新视角。 这是电影、剧本、分镜本身的艺术魅力?是秦俊昊的天才呈现?还是兼而有之?
这是一种很有瘾的享受,也是能给读者和电影爱好者带来的一大惊喜。它会让你对一部影片的解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甚至使你在观看影片时,能够更多地注意影片的复杂的人物表情、肢体语言、演员走位,取景机位和场面调度等细节和深意。

奉俊昊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他的许多即兴创作和灵感,他的创造天赋和心思细致程度在他的原创剧本和手绘分镜中一展无遗。他通过这样一种图文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他的私人记录和电影的创作原貌、幕后故事,让我们认识一部影片的诞生,领略创作者的艺术才华,为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强烈的戏剧化冲突、高效的视听语言和充满美学讲究的镜头画面提供更多更新的角度。
奉俊昊《寄生虫: 原创剧本+ 电影分镜》
内页精彩预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