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部署,审时度势、前瞻谋划,制定了《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全面提升价值创造,强化“三力”担当,加快“四大转型”,“十四五”期间整体发展格局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变化。
为深入贯彻中国能建2025年工作会暨一届五次职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战略认同、坚定战略自信,凝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合力,公司推出【管理深访谈】栏目,通过公司总部部门负责人专访,系统介绍各部门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统筹引领、管理监督、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公司战略部署在各领域、各板块、各专业系统持续落实落地的管理思路、措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今天分享深访谈——对话
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投资与产业事业部(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李利宏
。
投资是推动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中国能建投资与产业事业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公司部署,聚焦《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落地,优思路、调结构、提效率、防风险、促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新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推动投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围绕推进《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落实落地,投资与产业事业部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提出了哪些管理思路、重点举措,取得了什么工作成效?
投资与产业事业部立足战略落地者、风险防控者、转型推动者、创新支持者、项目服务者“五者”定位,通过持续“五个提升”(提升专业能力、提升运转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系统建设、提升担当意识),加快“五个转变”(向事业部功能转变、向防控颠覆性风险转变、向服务市场开发转变、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向源头治理转变),投资统筹引领作用不断彰显,公司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效能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1466”战略落地和“四新”能建建设。
一是服务战略落地。多措并举推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四新”业务,首次制定年度投资指南,提升战新业务和融合业务比重,推动所属企业重点布局新能源、新产业、新材料等战新产业,加快“八网融合”“能源+”等融合类新基建业务发展。调整投资分类,将投资分为战新类、融合类、带动类、产业类、功能类、房地产六大类,与公司战略导向保持高度一致。按照新的投资分类,优化调整基准收益率指标,鼓励更多资源向战新类、融合类项目聚集,加快相关业务发展。
二是服务风险防控。注重“源头治理”,将更多精力放到防控本质风险、重大风险、颠覆性风险上。
分板块研究产业投资策略和发展趋势,超前明确投资模式和进退之策,从源头上防范颠覆性风险。建立虚拟股权跟投机制,鼓励核心人员与项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源头上提升项目质量。强化项目目标责任书考核,增强刚性兑现,发挥指挥棒作用,从源头上提升项目创效能力。持续开展专业机构库和专家库“两库”建设,借助外脑提升项目论证和决策的科学性,从源头上防控重大风险。
三是服务项目开发。将投资关口前移,协同市场部门主动介入重大项目前期运作。
建立联络员制度,专人协同投资主体参与重大项目商业模式策划、可研报告评审、重要条款拟定等前期工作,与投资主体定期沟通,加强过程指导。按照“既要防风险,又要促发展”的原则,将更多精力放在“怎么能行”、“怎样才能更好”上。编制投资项目申报指引、评审要点、财务评价指引,协助所属企业从源头提升项目开发质量。
四是服务效率提升。精准施策,全面提升管控水平与服务效能。
优化完善投资立项与决策授权体系,通过动态评估授权企业行权情况,加大投资创效强的企业在优势领域的授权,缩短决策链条、提高决策效率。通过加强总部立项管控,确保重大项目起步稳、不走偏,从源头提升项目执行效率。通过对授权决策实施备案管理,确保在提升决策效率的同时,授权决策不失控。通过严格项目评审时效与质效要求,在保证评审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投资评审效能。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效果图
2024年,公司批复战新类、融合类项目合计占比达到81%;投资运营板块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全年主动协同市场部门介入数十项重大项目前期运作;多数投资项目评审环节用时不到1个月。
围绕纵深推进“四大转型”,优化“三大布局”,投资与产业事业部计划如何助力发展能建特色新质生产力?
投资与产业事业部将紧紧围绕公司“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聚焦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四新”领域,助力发展能建特色新质生产力。
一是适应新形势,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责任感紧迫感。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向新而行,坚定推动公司战新产业及早、安全落地,加快培育能建特色新质生产力;发挥好事业部统筹引领、管理监督、服务保障作用,加强对投资板块全方位统筹管理,既要把握机遇与机会,又要把控问题与风险,推动公司争当中央建筑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二是优化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
我们始终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高度支持战新产业发展,将资源更多投入到技术门槛突出、产品性能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主动服务精神,用好战新产业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统筹投资管控与适度授权,突出功能定位、突出优势领域、突出精准授权,以高质量管理、高质量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启动区项目
三是锚定目标,加快新质生产力落地见效。
我们将全力推动新能源、储能、氢能、“东数西算”等重大项目落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聚资源添活力增动能;加强项目“投建营退”全过程管理,推动运营期主动管理,加强新能源等产业的运营数据监控与对标,持续提升运营效益;强化第三方专业平台与大数据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横向覆盖全产业、纵向覆盖全级次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控机制,切实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四是瞄准时机,加大新质生产力企业并购重组力度。
我们将应时而动、抢抓机遇,推动对产业链供应链上拥有核心技术、处于关键环节的优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加快战新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组织召开新兴产业资本运作专题会,有序推动相关优势企业上市,积极投身锻造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主阵地,为新技术与新产业加速赋能,促进资本与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围绕深化卓越企业管理,
投资与产业事业部
计划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构建规范高效的企业运行体系?
投资与产业事业部将紧紧围绕“五大导向”,立足“五者”定位,通过持续在“六端”发力,不断强化统筹引领、管理监督、服务保障作用。
一是向前发力,做到“三个持续”
,推动投资关口前移。
持续开展投资策略研究,力争每个投资方向都形成策略报告,前瞻研判产业未来2-3年发展趋势。持续完善项目前期开发联系机制,落实好项目联络员制度,为一定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主动开展前期指导。持续推进投资风险源头治理,落实好核心人员跟投机制,从源头防控投资风险。
二是向后发力,做到“三个着力”,完善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
着力向“投建营退”全过程管控转变,健全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控机制,补齐管理短板。着力加大投资项目监督力度,打好“检查+复盘+后评价”组合拳,强化投资风险控制与过程纠偏。着力突出投资管控精准考核,聚焦投资价值创造、体系建设、战新融合发展、存量PPP项目整改、投资风险防控、资产盘活出清,更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中国能建膨润土产业绿色转型与升级发展项目
三是向上发力,做到“三个扎实推进”,落实“四新
”
能建战略。
扎实推进“十五五”投资规划编制启动工作,做好支撑“四新
”
能建战略高质量投资业务的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投资指南落地,做好战新、融合与传统业务资源配置管理与优化。扎实推进投资计划管理,投资计划由统计备案制向引导审批制过渡,提升投资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与计划管理的有效性。
四是向下发力,做到“三个加强”,抓好投资系统建设。
加强投资管理数智化转型力度,完成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强化专业分析、项目预警、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加强投资系统队伍建设,通过制度宣贯、培训交流、交叉互检、双向借调挂职等,持续提升集团投资队伍整体能力。加强投资系统业务建设,持续完善项目造价指标、申报模板、优秀案例等标准化工作,多措并举提高系统业务水平。
五是向外发力,做到“三个进一步”,用好外部有效资源。
进一步加强专业机构库和专家库“两库”建设,为投资科学论证提供更有力外脑支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兄弟单位交流互通,推动与同行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发展。